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业周期 : 2017-05-022017-05-31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实现与学科的融合,部分老师没有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造成只强调媒体技术忽视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

       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突破重点难点,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请根据你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篇教学设计并提交。

注意事项:

1.作业必须原创,否则退回重新提交,并取消评优资格。

2.作业应在word中编辑好后粘贴在培训平台作业中,不能以附件形式上传,避免掉线造成作业丢失。

3.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

4.根据作业要求,在培训平台“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


发布者 :刘惠倩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提交者:学员代艳筠    所属单位:南乐县第三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5-30 17:34:08    浏览数( 0 ) 【推荐】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南乐县第三实验小学   代艳筠/小语10坊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实验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这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解、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还可以指导学生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和powerpoint。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话题导入)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

古今中外描写友情的诗句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俞伯牙和钟子期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的文言文《伯牙绝弦》。

(师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回忆文言文的特点:篇幅短小  语言凝炼

“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

1、  理解“绝”的意思

2、  理解课题的意思。

(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其实还指不再弹琴了。)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2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他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这位凝神听琴的,青布包头,两截布衫,他是楚国的一个打柴的樵夫——钟子期(板书)。

二、(探究文本)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

3、指导读好语气词。

4、再指名读,注意停顿。   

5、再读全文,把握好停顿。

(生再次齐读课文)

6、理解文中个别字词的意思。3

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三、(比较拓展)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我们一遍一遍地读课文,读到这,你能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

   (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2、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出示插图、出示资料)4

                       俞伯牙            钟子期

               衣着  衣着华贵,羽扇纶巾   青布包头,两截布衫

               国籍    晋国               楚国

               身份    上大夫             樵夫

                  

质疑: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话是这个意思?

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5

指导朗读。

 3、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交流。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①说说意思。

②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他弹得忘情、投入。6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③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旁若无人地赞叹。

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齐读。

④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

伯牙心里想到高山,琴声就表达出高山,心里想到流水,琴声就表达出流水。

师: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伯牙的弹奏水平吗。

(出神入化、独一无二、登峰造极、炉火纯青)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称为 “琴仙”。7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又是怎样感受到钟子期善听?

师:(出示两人想遇画面,音乐起)同学们,你们看,此时两人已经完全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了。当伯牙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善听的子期,眼前仿佛会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用上一个四字词。

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依依杨柳、萋萋芳草、流水淙淙、……7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 7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于是你怎么赞叹?7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 徐徐 )兮若(  清风 )!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     )兮若(   )!

 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指导朗读。

4、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大家自由读一读。7

(出示链接,生阅读: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独自在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文学家、艺术家擅长寄情山水,伯牙鼓琴,念在大海,透过大海,他还想表达什么?

(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宽广胸怀,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5、可是,多少年啊,伯牙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演奏,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吗?(生:没有)孤独的伯牙呀,多少年寻寻觅觅,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8)

孤独的伯牙呀,多少年寻寻觅觅,他的抱负、他的心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会得到这样的理解——(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9)

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知音的境界。

现在我就是伯牙,你们就是子期,让我们在一鼓一听的朗读中,感受这美妙的意境。(师生分角色读)

琴瑟相和,心心相惜。现在,男同学鼓琴,女同学听琴,让我们再一次在一拨一应中感受这奇丽的境界。(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链接生活)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1、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传来子期因病去世的消息,(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

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等待你的却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掊无情的黄土,你会是什么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做了什么呢?(破琴绝弦)

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音乐是他的生命,琴是他的至爱,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呀,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谁再读?(一生读)

古人云:“志哀则音促”,“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

 (指几名学生读,教师或示范,或点评)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4、深悟绝弦10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这正是:琴随你去,心随你碎

五、(升华自我)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背诵全文。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以及读读关于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板书:

    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    所念    绝弦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知音 

                

     (说明:教学设计中的数字为幻灯片页数)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6-06 16:02:1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