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业周期 : 2017-04-272017-05-21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实现与学科的融合,部分老师没有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造成只强调媒体技术忽视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

       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突破重点难点,改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请根据你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一篇教学设计并提交。

注意事项:

1.作业必须原创,否则退回重新提交,并取消评优资格。

2.作业应在word中编辑好后粘贴在培训平台作业中,不能以附件形式上传,避免掉线造成作业丢失。

3.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

4.根据作业要求,在培训平台“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

发布者 :李全美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提交者:学员吴方    所属单位:南乐县第二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5-11 17:35:27    浏览数( 0 ) 【举报】

研修作业吴方小学语文第9坊


国培研修作业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来体现重点的词、句、段。有些重点片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课,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坡困难,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利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但是,这个“人”字形线路对于我们生活在山区从未见过火车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又是课文的一个重点部分。面对实际困难,我就利用计算机设置推拉活动课件,让它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屏幕上:“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一列冒着青烟的俩头列车,在一阵呜呜的鸣笛声中,向东北方向前进,过了‘人’字形铁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推。”学生通过这一形象直观地欣赏,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段课文的含义。并且由衷地钦佩詹天佑那聪颖的智慧和高超的创造才能。如此同时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在阅读当中常常会遇到不少理解上的难点,而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图片动化处理方面具有高超的功能,我就利用这一功能,把抽象变具体,把静态变动态,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如《鸬鹚》一课,要求学生说说“湖面从平静到不平静,又恢复平静跟鸬鹚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单靠读课文,看彩图,学生较难理解,面对现实,我利用计算机设置组合图片,一幅幅彩图立刻展示在屏幕上:(1)鸬鹚等待捕鱼图:“夕阳照在小湖上,水平如镜的湖面,一望无垠的稻田,渔船静静地浮在湖面,渔人悠闲自得,鸬鹚站在船舷上望着水面。”整个画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个“静”字。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进行交换,这时水面上立刻又展现出:(2)鸬鹚捕鱼图:“鸬鹚在飞叫着钻入水中,渔人吆喝着用竹稿划水前行,鸬鹚入水时水在哗哗作响。鸬鹚嘴里衔着鱼跳上船舷。”这优美的画面和清脆的响声交织在一起,真是美妙动听。湖面由宁静忽然变成了热闹活动的场面。最后出现渔人捕渔归去图:(3)天色已近傍晚,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晚霞映红了蓝天,炊烟袅袅升上天空,水痕渐渐消失,渔人、鸬鹚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江面再次又展现出了一片宁静。这一连串生动画面的播放,使学生能够在优美的氛围中准确理解了湖面:“平静——活跃——恢复平静”的内容。使以前只能靠语言讲述的问题,由抽象变直观形象,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较快地接受,使难点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二、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情景,陶冶情操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部分课文尽管提供了相应的插图,但学生在观察与阅读中难以深刻体会,兴趣不大。针对这一问题,我又采用现代技术设置课件进行教学。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桂林风光美,但凭观察静止的插图进行阅读,难以达到理想的思维境界。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播放一幅幅桂林风景图,眼前立刻出现桂林山水画面:(1)“水平如镜的漓江水上,小船在荡漾。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闪闪烁烁清晰可见。江水清可见底,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2)“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奇峰罗列形态万千。(3)“屏障似的山倒影水中,空中云雾迷蒙,山涧绿树红花,色彩明艳。”这一连串的动化设置,把学生引入情景之中,使其如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了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的水:“静、清、绿”,使学生在优美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真正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由此可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情景阅读教学,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最佳。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恰倒好处的使用,使学生看到了“形”,听到了“声”,感受到了“美”,激发了“情”,引发了“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深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教育领域这块神奇的土地,硕果累累。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国度——德国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哥廷根的城市风貌)看,这就是德国的哥廷根。这座城市因哥廷根大学而著名,因为在这所大学里曾培育了三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的教授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此留学十载,到1945年才回国。1980年,35年后的他再次踏上这块故土,感慨万千,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件;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引读课题:谁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读)

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读)

谁的花是给谁看的?(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优美的语段多读几遍。

2)作者季羡林先生时隔35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找到那句话,用波浪线画下来。

2、检查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1)检查字音(课件;出示词语)颇、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

2)检查字形:特别提示字的写法:上半部分先两边后中间。     

3、生反馈。(生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齐读)

三、细读课文,品味奇丽、奇特

导语: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情民俗让作者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用心读,用心体会,想想它在哪里?

1.  感受景色奇丽

谁来说说,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景色奇丽?(生反馈)

(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全班齐读,读完这段话,最先跳入你眼帘的是哪个词呢?那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生答)还有哪个词呢?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生答)(课件:词语变红)

2)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的花怎么样?――(美)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景象)读词语,读出这种美来。把它们放到句子里去读读。(生读)多美的花呀,谁再来读读?
  (3)花美是一,请问景色奇丽还在哪里呢? (花多)哪个词说明了花多?(花的海洋。)(课件:词语变红)一个窗子前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就是许多锦簇的花团连在一起,姹紫嫣红,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啊!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到这条街有多长,这花的路就有多长,这条街没有尽头,这花的路就主、没有尽头,真不愧是一片花的海洋。难怪会让看的人――(应接不暇)(课件:词语变红)你们说奇不奇?(奇)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第二句话。

4)在德国仅仅是一条街有这样的奇丽的景色吗?生回答(引出任何一词)(课件:词语变红)
  在德国,每一条街都是这样奇丽的景色,条条街都是这样奇丽的景色,如果你走过这里的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

走过另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看到的依然是——

(是不是只有一年有这样的景象呢?)

四五十年前,季老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漫步在街头,他看到了——

四五十年以后,季老再次踏上这块土地,他看到的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

 (怪不得,季老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

5)欣赏奇丽的景色(课件: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

  (6)看到这样奇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吗?(生答)我想此时此刻,大家一定被这奇丽的景色陶醉了,老师也被这奇丽的景色陶醉了,走在这样的街头,我真想赋诗一首,我们一起来吧!(课件:诗)

1.  感受民族奇特。

导语:在这优美的诗歌声中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景色的奇丽,那么民族的奇特又体现在哪里呢?

(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哪里让你感到奇特了呢?(家家户户)(课件:词语变红)

家家户户就是说――(每一家,所有的人家。)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真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呀!那我想调查调查,家里有养花的请举手。那能不能说我们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呢?(不能)可是在德国却是家家户户,所有的人家都在养花,奇特吗?(奇特),可见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把他们这种爱花的情感读出来吧!(生读)

2)还有哪里让你感到奇的呢?(外面、脊梁)(课件:词语变红)

A、脊梁指的是什么呢?我们的脊梁在哪里呢?摸摸看。你们想,假设现在你们就坐在屋子里,花朵都朝外开,你们看到的只能是花的——(脊梁)

B、如果你们在坐的各位就是季老,看到德国人都是把花的笑脸朝向窗外,而把花的脊梁对着自己,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再读)

C、我们中国人是怎样养花的?(把花养在屋子里或养在阳台上.)养花是为了给自己――欣赏,而德国人却把花养在外面,你们说奇特不奇特?(奇特)

3)德国人如此奇特的养花方式,多么令人惊奇呀!辛辛苦苦栽种出来的花,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背面),而走在屋外的行人却能看到――(娇艳的花朵),显然,德国人养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给别人看的)。养花给别人看,你们说这个民族奇特吗?一起把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真情读出来吧!(齐读)

4)家家户户都养花,养花的方式又如此的与众不同,难怪季老要说: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民族啊!(课件: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过渡:走在美丽的大街上,醉人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自然地让人想到奇丽景色背后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课件:出示句子)

2)具体理解,从哪些句子看出人人为我,又从哪些句子看出我为人人

3)自己看别人的花,别人也看自己的花。这一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就是说:我种花给别人看,别人也种花给我看

我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我着想。)

我为别人服务,(别人也会为我服务。)

我为别人奉献,(别人也会为我奉献。)

在德国,人们心中都存有这样的思想,所以――每一家都是这样,(引读)

4)这里的每个人都已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化做了无声的行动,化做了满街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他们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这确实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吗 ?(生举例)

5)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付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下爱的种子,就会收获爱的果实。正因为德国人有着这样的境界,才让我们见识到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引读)(因为在这里:每一家都是这样――)他们所要表达的这种境界就是――

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八个字放在心中,放在自己的行动中,相信你们会收获更多的美丽。

理解体会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转眼间35年过去了,当1980年,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时,德国发生了变化吗?

2)齐读(课件: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美丽指什么?还指什么?

435年过去了,德国街头那美丽的花海,德国人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一直都没有改变。

5)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难道不值得我们欣赏,不值得我们赞美吗?让我们带着敬佩,带着赞美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六、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来到了德国,感受到了那里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份心灵的充盈。季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课件;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但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课后,同学们可以多读读季先生的其他作品。(课件《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  

板书设计:

          18、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民族奇特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11 19:20:3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