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资源分享 > 正文

我的语感练习式作文教学

  发布者:王林甫    所属单位:南乐县张果屯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2017-07-13    浏览数( -) 【举报】

我的语感练习式作文教学

各位导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来自武凤霞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崔蕾老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的语感练习式作文教学,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什么是语感练习式作文教学

语感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重在积累,而作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则重在运用。因而,我的语感练习式作文就是从语感训练着眼,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训练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得体感等,使之对语言有一种领悟和契合,同时教会学生审视自己的语言,在不断的揣摩、比较中巩固和完善自己的语感,促使作文能力的迅速提升。

◆我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教学主张

近年的作文教学总出现困惑,好像不管怎么细致、全面地讲解、分析、示范,许多学生的作文仍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出现或文字不通顺,或意思不连贯,或表达无分寸的“悲惨结局”,面对屡禁不止、屡纠不改的现状,我认真反思、剖析,终于明白,原来多数的习作训练还是没能走出围绕技巧绕圈子的格局,也就是说训练没有真正地落实到点子上——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语感强调的是要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明为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而这种作用恰恰是作文最需要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感能力,一方面,就能从容不迫地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领悟语言,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或调动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运用的可能性,发挥其潜在的语感势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由此可见,语感训练是解决学生习作问题的一个最好途径。

◆语感练习式作文训练要遵循的原则

1、关注语言得体性原则

得体,指的是语言既符合表述的内容与对象,又符合语境要求,也就是说语言恰如其分。这种恰如其分,不仅指局部的个别的词语运用如何,更重要的还是指整体语言的运用要适合客观情况。也就是说,用语要从说话、作文的目的、对象、场合几个方面考虑。说话、作文的目的不同,对象不同,语言也要有所区分。

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应遵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三年级开始习作时,除了进行句段训练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书面语表达的规范化要求。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语言滞后于思维的发展,无论词汇还是句子积累都还较贫乏,往往是心里想到了,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不应提过高的要求,只要学生能把想要说的话写清楚、写明白就可以了。而在语言表达上则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进行严格而有序的训练,主要是语句通顺、语意连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等,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正误的感受力。到了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能达到书写规范、文句通顺,语言表达基本功扎实。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选择生动有趣的内容和题材来写,并在语感训练上提出新的要求,如注意语言表达的分寸感、得体感、和谐感等。

2、推进题材生活化原则

生活体验是形成语感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关于这一点,前人已有过很多重要的论述。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夏丐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理‘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字也在此。”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旨趣、意味的把握与感受能力来源于言语主体的生活体验。因而,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就必须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不能只让学生将眼光局限在课本上,因为“纸上得来”总不及“诗外功夫”来的深厚与坚实。

有了生活体验,还要学会将生活体验于书本世界沟通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或没有跟他自己日常所做、所见、所思、所感、所体验的东西联系起来,生活积累贫乏或不会动用生活储备,只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上兜圈子,就不可能形成敏锐、深刻的语言感受能力。

3、捕捉评改关键点原则

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诱发火花。叶圣陶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都应找出来,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写作起步时的成功,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也对他们未来的写作心态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我们在批阅学生作文时,要尽力找出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地方,给学生一点写作的精神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找出学生作文问题的关键点。否则,学生“错而不觉”,一直“在黑暗中摸索”。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的途径和方法,让他们在老师的指点下来完成“二次作文”,这其实是他们在原有作文基础上的一次飞跃。有时,学生完成“第二稿”后,原来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则老师再加以指导,学生再进行修改,完成“第三稿”,“第四稿”……在这种“教师面批——学生修改——教师再面批——学生再修改……”的反复互动中,学生的作文将走进一个新的高度,走进一片新的领域。

语感练习式作文训练基本流程和核心环节

语感练习式作文训练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八个字:第一阶段——备、激、探、练,属于作文指导部分;第二阶段——定、品、议、改,属于作文评讲部分。

“备”是生活经验储备,即鼓励学生课前围绕训练点做好素材储备。在作文前,我总是先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的景、物、人、事,为学生习作内容的确定做好准备。

“激”是锁定训练目标,即用巧妙的方式激起学生探究兴趣,确定出语感目标。这些方式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有时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有时是一段精彩美妙的文本,有时是一次调查采访,有时是一段录音、视频……如古诗《寻隐者不遇》的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的感情有起有伏,短短的几句诗就表现了诗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我由此引入日常的作文中来,告诉孩子们,我们自己经历的事情往往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而我们对这件事的感情体验也随之不同,如果能在作文中,将自己不同的感情体验写出来,这样的感情“波浪线”会很吸引人,文章也会由此生动起来。

“探”是写作技法提取,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文本的分析提取写作技法。为了说明白如何写出感情“波浪线”,我给孩子们出示了一篇例文——《当爷爷的“老师”》,这篇文章的感情线索就十分明显:作者的爷爷因为要学电脑打字,让作者教他拼音,文章因此写到:“哈哈,我居然可以当爷爷的‘老师’啦!”当教爷爷拼音字母取得初步成绩的时候,作者觉得“很高兴,想:原来当老师那么简单”。在教爷爷拼读成功时,作者说他“真的像个小老师了”。爷爷分不清平舌音和翘舌音的时候,作者感到“我没了办法”。当作者用了老师的办法把爷爷教会时,作者“终于松了一口气”,真正体会到了“做一个好老师多么不容易啊”。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这篇作文写得比较成功的原因在哪儿?孩子们自己总结道,这篇作文之所以吸引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把在教爷爷拼音过程中自己感情的变化写出来了,整个故事随着感情的变化娓娓道来,流畅生动,特别吸引人。

“练”是技法实践运用,即针对技法,开展实践运用训练。对于如何写出感情“波浪线”,讲解完了“兵法”,我就在课上开始“练兵”了——有的孩子写《练书法》,他就抓住了自己的感情线索:自己一开始不喜欢写字,总是马虎交差→妈妈强迫自己学书法,心有不甘→写字进步了,得到表扬,有点喜欢写字了→直到自己的作业被贴堂,心花怒放,最后爱上了书法,并懂得做事要不断坚持,这样才能做好事情;有的孩子《我家的仙人掌》这篇文章,就抓住了对仙人掌的不同心态来表现对它的认识:先是对仙人掌满身是刺的外形感到不屑→发现仙人掌会开花,而且花碗口一样大,娇艳无比,感到万分惊奇→旅游了一周,发现仙人掌依然生机盎然,心生敬佩→在妈妈的介绍下,发现仙人掌还有不少药用价值,更添喜爱之情;还有的孩子写《“洗菜”趣事》,就通过小作者的心情变化写出了其中的趣味:妈妈让“我”洗菜,我“百般不情愿” →万般无奈,接受任务,发现菜的种类太多,心生抱怨→发现偷懒“妙招”,喜出望外→用洗衣机洗菜,结果菜全烂了,知道自己闯祸,心头一凉,赶紧脚底抹油→如今回忆这趣事,心头依然荡漾着无限的快乐……你看,孩子们尝试着在对整个事件描写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心理感受组织材料、谋篇布局,文章不就显得起伏生动,饶有趣味了吗?

讲评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前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后一次作文的指导。

“定”是指确定本次习作评讲的有关语感训练的某一方面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作文讲评时,我们抓住学生作文中普遍性的问题,紧紧瞄准这一作文训练“主攻点”,有的放矢地展开评析。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批改时通过适当的批注,启示学生自己修改。这样,学生的作文既集中解决了“点”的突破,又得到“面”的综合修改训练。

“品” 则是以学生的作文为依据、作例子,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共同欣赏品味文中出彩的语言表达。这样,学生的关注度会较高,训练效果也会比较好。讲评方式如能生动活泼,选准文中最能表情达意的词、句、段的语感点,不仅能使小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而且也能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就像我刚才一节作文课上,选取了几位孩子作文中精彩的对话,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所在,当学生的语感强烈敏锐,笔下的人和事物就会显得鲜明具体。

“评”是把本次习作训练中非常有普遍性的病文提供出来,让同学们参与进来,一起相互评议,确诊病灶,提出修改方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品评欠缺和不足在哪里,学生通过一定程度地鉴赏式地“解剖”,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自在、自觉的空气中不知不觉地轻松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改”就是根据讲评的重点,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再次修改,琢磨用词造句,提升语感水平与作文能力。作文讲评课并不是写作的最后陈词,而是写作训练的阶段性评价。因而在作文讲评过后,要让学生围绕这一语感训练的目标,将写作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在修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写一篇有一得,有一得会一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写作水平就能不断提高。

◆语感练习式作文训练的相关技巧

(一)如何才能“写清楚”

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我们更应该把“写清楚”放在第一位,因为它有利于切实打好写作的基础。

当你发现学生的作文有“表述不清”的毛病时,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一个“笨方法”——先让孩子说清,再让孩子写清楚。“讲好”是写好第一步要做的工作,讲得不好、不清楚、不生动,这些毛病肯定会在写的时候表现出来。讲,是一种直接的交流,通过讲,会让孩子从对方的反应中明白哪些是生动的、吸引人的,哪些则让人不怎么爱听,写时就会有所侧重——对方爱听的多写,不爱听的少写或不写。

每逢要写作文,我总是对学生说:“先不急写,你们先说一下嘛!”让他们个别交流或是互相说说作文思路,好的作文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如烙饼翻个儿的工序,再落在纸面上才会变得清楚明白。

你看,三年级的学生在写“我的同学”之类的作文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前后颠倒,说不清楚。于是,我便要求他们先说后写,下面是我和一位学生的对话:

师:这一次你准备写谁?

生:我想写我的同桌。

师:你同桌,可以呀!你怎么看他呢?

生:他成绩很好,是我的偶像。

师:他个头如何?胖瘦程度?

生:他的个子比一般同学高一些,瘦瘦的。

师:那么他的长相,有特别的地方吗?比如:他的眼睛、脸、头发……

生:(沉思)哦,对了!他剃了小平头,带了400度的眼镜。

师:看上去真有学问!他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偶像呢?

生:你瞧他整天挺悠闲的,学习时间并不长,但每次考试他都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真是厉害!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他的“厉害”程度吗?

: 那天,我在做数学作业,有道题目很复杂,我演算了半天也没搞定。他走过来,一会儿就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的,一旁的你观察他的神态了吗?

生:他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伏案打着草稿,突然说“我会了,我来教你吧!”

师:太好了,你能把咱们上面的问答连接在一起写成一段话吗?

生:能!

下面是这位同学的习作:

我的同学

新学期,我多了一个新同桌。他的个子比一般同学高一些,身材瘦瘦的,一头乌黑油亮的小平头,透着几分成熟。一双小眼睛藏在400度的眼镜片后面,看上去很有学问的样子。在学习上,同桌是我的偶像。你瞧他整天悠闲自在的,埋头于书堆里做习题的时间并不长,但每次考试他都能轻轻松松地拿高分,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天中午,我在做数学作业,有道题目很复杂,我演算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头绪来,便向同桌请教。只见他一会儿凝神思考,一会儿伏案打着草稿,不长时间就计算出来了,突然说“我会了,我来教你吧!”这真让我刮目相看。

你看,这不是一篇很不错的习作吗?打好基础,不拔高要求,让学生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写清楚”,才可以实现“写具体”的自然过渡。

(二)消灭作文“概括句”

到了高年级,学生就进入了“初级写作期”,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也知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了。但写出来的作文,有时却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说它不完整吧,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也都有了,但读上去总觉得不够具体,语言也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最集中的表现是作文中大量存在“美丽极了”、“感动极了”、“太让人伤心了”、“痛苦死了”这样不会描写的问题。

那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赏析了《黄果树瀑布》一文,课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交融在一起,整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好似随着作者也领略了这一“大自然的杰作”。学完后,我拿孩子们打趣道:“若是让你们来写这样的游记,估计开头就来个‘黄果树瀑布真是美丽极了’,再用个‘流连忘返’或‘依依不舍’就结束了。”孩子们哈哈大笑,但也带来了不少思考,因为我说的虽然夸张,却指出了他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趁热打铁,我出示了几句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概括句”,要求他们将这些句子变成具体可感的一段话。

句子1:表妹可爱极了。

我的表妹圆圆胖胖的脸,笑的时候嘴旁会出现两个小酒窝。一双“还珠格格”式的大眼睛,一个微翘的小鼻子,透出几分机灵。她平时总是笑嘻嘻的,要是生起气来,两只嘴唇翘得老高老高。这时,大家就打趣说:“哟,这张小嘴真可以挂上两只油瓶啦。”

句子2:桃花开得真漂亮!

桃花正艳,枝头上都挤满了大大小小的桃花。瞧,那一朵花骨朵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样晶莹剔透,安详地睡在枝头;那半开半掩的花也很美,就像羞涩的少女,时不时偷看一下,又缩回去了;完全开放的桃花,真像一张可人的小脸,粉嘟嘟让人心动得想去捏捏,但又怕震落那花瓣儿。

句子3:考得很差,我十分伤心。

拿到了成绩单,我的心犹如陷进了一个无底洞,很沉很沉。好心情荡然无存,泪水便填满了眼眶。时间仿佛凝固了,外面欢声笑语,小伙伴嬉戏玩耍,似乎都与我无关……

经过这样的练习,不少孩子对如何写具体写生动有了不少感悟。带着这样的要求,从那以后,孩子们渐渐消灭“XX极了”的语言习惯,努力将作文中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的描写,这样一来,就能将“特点”写清楚了,而作文自然也就“绘声绘色”起来了。 

(三)“攻其一点”的讲评方式

只要是用过心的老师都知道,讲评作文比指导作文更难,更显得教育之精细。孩子们的习作总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在讲评课上将这些问题讲透,有助于孩子的作文修改和作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作文讲评课不外乎两大块内容——罗列学生作文中的几个通病,再出示几篇优秀作文。然而,这样的讲评课,对学生作文从立意、选材、写法,乃至字、词、句等等的问题,面面俱谈,结果是泛泛而谈,讲得不深透,评得不具体。这样不仅降低了讲评质量,所评讲的内容也常常偏离或冲淡了习作训练的重点与要求。

我也借鉴了管建刚老师的一些做法,常常采用“攻其一点”的作文讲评方式——在作文讲评时,抓住学生作文中普遍性的问题,紧紧瞄准这一作文训练“主攻点”,有的放矢地展开评析。至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可以在批改时通过适当的批注,启示学生自己修改。这样,学生的作文既集中解决了“点”的突破,又得到“面”的综合修改训练。

这节课上,我把作文中的亮点提出出来,让大家欣赏品析,也把孩子作文中的人物“哑巴”病、说话不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对话只会单调用个“说”字等习作训练中非常有普遍性的病段提供出来,让同学们参与进来,一起找问题,确诊病灶,提出修改方案,并动手修改。

看到孩子们自己修改好的作文,我觉得这节作文讲评课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因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都已经积极参与,在老师的“重锤”敲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便能让学生写一篇有一得,有一得会一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写作水平又何愁得不到提高呢?

◆语感练习式作文训练期望达到的效果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关键是写作训练中的得法与不得法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总是喜欢在写作技巧上做文章,殊不知,表达能力却与语感有密切联系,语感素质达到一定水准就能使作者一写就顺。因而,我们要在突出作文思想性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加重语感训练的分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准确领悟感、表达正误感、说话分寸感、场景再现感与语气节奏感等,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语感练习中真正得到提高。

让我们的孩子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从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从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由用词贫乏可以变成行文流畅,由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在如此目标的感召下,我在平凡有趣的作文教学中实践着,也将在这条路上带着思考继续前行……

资源分享

最新资源分享

热评资源分享

热门资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