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作业周期 : 2016-12-302017-03-15

作业要求 :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少,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小。教学中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课标》在其总体目标阐述中写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请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发布者 :周毅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提交者:学员张海付    所属单位:任固一中    提交时间: 2017-02-22 09:25:56    浏览数( 0 )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数学教育是为所有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基础的。今天的数学课堂,更应是素质教育的课堂,要让学生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活动中,逐步体验、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创新意识等基本素质,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点呢?
一、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
    
有研究表明,就智力和经验对学生概念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更大。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往往不是按照定义的方式来理解的,他们更多地按照先前眼睛看到的,尔后积累在脑海中的先前经验来给所学的抽象概念加以编码的。丰富的经验背景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前提,否则将容易导致死记硬背概念的字面定义而不能领会概念的内涵。这里的“经验”,除了从学校学习中获得以外,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学生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节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整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明白可以用剪拼法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从而获得新知。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促进知识内化,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而且长智慧。

三、在操作活动中丰富来自感官与知觉的经验。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尽管类似于这样的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四、在探究活动中融合行为操作经验与思维操作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经历着数学思考。

五、在思维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策略性、方法性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等。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24 11:35:41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