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作业周期 : 2016-12-302017-03-15

作业要求 :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少,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小。教学中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课标》在其总体目标阐述中写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请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发布者 :周毅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提交者:学员张风涛    所属单位:汤阴白营镇第一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2-15 08:03:37    浏览数( 0 )

浅谈对数学学科“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与认识——张风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后,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一、     教学中如何积累活动目标

首先活动经验积累要有活动,要注重过程。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的数学探索活动,是在具体的问题活动中做数学的活动。学生要亲自收集真实的数据,再把数据按照恰当的方式记录和整理出来,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第2,活动经验要在不断做的过程中积累。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都有这样的活动机会,就会不断的积累相关的经验。这样的活动可以在课内,也可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在数学课的四个领域里都有机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活动。第3、活动经验所达到的是过程性目标,不能用常规的方式评价。一般来说,常规的纸笔测试更适合于考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活动经验的考察要采用活动记录、课堂交流、小组调查报告等方式。

二、教学中如何获得“活动经验”

首先经验在经历中获得。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经验离不开活动,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实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有经历,不一定有经验,没有经历,一定没有经验。其次,经历了不等于获得了经验。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并不是就能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和个体的感觉基础上的,而学生个人体之间感悟数学的水平差异很大,因而学生之间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较大的差异。在同一班的学生共同参与中,有的学生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比较清晰,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获得的比较丰富,有的获得的比较单薄。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获得活动经验的过程至少经历这样几个阶段:源出经历阶段,再生经历阶段,再认性经历阶段,概括性经历阶段,由此看来,经验有时需要在多次类似的数学活动的反复经历中获得。再有,经验并非总是亲历亲为。亲历,是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整合动手操作,板书、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适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像“观察性经验”一类的替代性经验,让学生在观察、模仿、想象这些替代性经验中获得类似与身临其境的,实实在在的经历与体验,促进学生获得广泛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怎样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首先,重观察、重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经验除了从学校获得意外,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的数学概念大多是对自身经验经过辨别、分化,抽象、概括以后发展而来的。其次,重探究,重思考,优化学生的策略,积累方法性经验。这里的探究,指的是容行为与思维操作于一体的活动。行为操作的价值取向是问题解决,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第一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经验,但是,探索所获得的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思维操作指的是在思维过程中开展活动而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再者,重概括,重反思,增进学生的内隐能力,积累数学的思考经验。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没有概括,学生就不能掌握概念,从而由概念所引申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无法被学生掌握。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灵活的迁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形成。没有概括,就无法实现思维的缩减狱浓缩,思维的敏捷性就无从谈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帮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18 10:29:1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