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作业周期 : 2016-12-302017-03-15

作业要求 :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受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少,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正迁移”的影响小。教学中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课标》在其总体目标阐述中写道:“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请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发布者 :周毅

初中数学课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提交者:学员闫友娥    所属单位:白璧镇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30 21:33:24    浏览数( 1 )

                            初中数学如何关注“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并逐步完善

                                      示范区白壁镇二中  闫友娥

                        谈数学课中的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既能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又能使能力得以培养,智力得已开发;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上凭兴趣,看心情,个性反映较为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始终都有高昂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老师还应创设较为宽松的课堂气氛,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激发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形式,它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内省性的品质。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主动自觉自愿的学习,即实现由要我学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转变和提升。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阅读材料、查找资料、收及信息和处理信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比老师灌输知识要记得牢固得多,理解透彻得多。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它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分层次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以及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优秀学生的课堂参与,忽视中等层次以及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分配给学生合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中要有坡度和密度

在数学教学中,为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要注意承上启下,设计好每节课的开头,及引入新课,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为争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迁移,巧设坡度,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就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例如讲圆的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1)      推到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是先把它拼成什么图像的?

(2)      在推到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是先把它割补成什么图形的?

(3)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都是以什么面积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拿出教具,从而很快的推出圆面积公式,增强了兴趣,也达到了复习同类题目的效果。

数学教学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老师评语

设计合理

评语时间 :2017-02-02 23:04:0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