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3坊截止日期 : 2017-02-23

作业要求 :

信息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作业题目:
在本次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根据你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理解和所教学学科的特点,完成一份信息化教学设计并提交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3.字数不少于500字。

4、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为了不在线丢失作业,最好先在word文档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发布者 :任秋艳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3坊

提交者:学员程学军    所属单位:宜沟镇大青山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26    浏览数( 0 )

信息化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桂林山水》                设计者    程 学 军    
汤阴县宜沟镇大青山学校         

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通过让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单独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桂林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
本节(课)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⑴ 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了解桂林山水的各自的特点;会理解比喻句并能说出运用比喻句的好处。
⑵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过程和方法:
 ⑴ 借助多媒体课件,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原则,采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的方法体会文本之美、意境之美。
  ⑵ 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伙伴帮助及教师的个别指导下,会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文本之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学生特征 1、本课的学习者为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了解,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和简单的写作手法,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具有独立的朗读能力,对阅读等语文活动很感兴趣。
3、学生开始学习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1、通过画面展示和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2、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
(资源) 设计意图、
依据
复习
导入
激情
入境 复习上节课内容,
播放《桂林山水》课件
结合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板书:桂林山水) 学生一起欣赏
生回答
生轻读课文 课件 让学生在课件中
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深读
感悟 一、要求学生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漓江与大海、西湖相比,有什么不同
2、找一找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用横线画出来。
3、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大海波澜壮阔,是动的;西湖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其动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一个 “却”字,说明大海、西湖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的水相媲美,可见漓江的水是多么迷人!
教师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
在流动吗?所以说(出示课件)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怎么样?“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的不流动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你能读出这种静的感受吗?(指名读,评价) 
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出示课件)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江水很浅吗?这样写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谁能读出这种惊奇的感受。
③抬起头,向远处看,(出示课件)漓江的水多绿啊,绿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谁愿意试着读一读。
观察作者描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句子(课件出示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句式相同,是排比的修辞方法,都是先概括写水的特点,再具体描述。
让学生结合板书,背诵本段。
你看到漓江的水这么“静、清、绿”,你站在木船上,停下手中木桨,你想干什么?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老师出示:漓江的水真(   )啊!(   )得你能模仿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仿写夏夜星空的多,美,亮。
4、重点指导朗读排比句。
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句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二、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归纳学习漓江水的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桂林的山。(看、读、议、品)
2.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先独立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教师指导点拨重点理解完成以下内容:
①.体会桂林的山与众不同的,从“却”字体会用词的准确。
问:泰山和香山是什么特点?(课件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为什么写泰山和香山?(突出桂林山的与众不同)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却”字。)
归纳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②.”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还有的山像什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斗鸡山、磨米山、望夫石……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③.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试着结合板书和课件练习背诵。

自学合作讨论交流。
汇报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水独特的美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水的静。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水的清。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水的绿。
学生思考三个句子的共同点。
学生背诵
学生回答、仿写句子
学生朗读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山独特的美。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山的奇。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山的秀
学生在课件中感受桂林山的险。
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动脑思考、
同桌交流、表达反馈的
课文学习过程,体验和

感悟

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

的发言,有将生字识记
方法或对课文的理解
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
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
方法。
总结 修辞及写作方法 学生汇报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扩展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
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
的思想感情
桂林的山水美不胜收,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 学生深度感受 课件
1.作业
一.说话练习:
 
1、桂林的山水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2、我的家乡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3、      ,         ,          ,        。


二. 写作练习:


你学习了桂林山水,你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有什么感觉?把它写下来。

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