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2班 作业周期 : 2016-12-262017-02-28

作业要求 :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作业题目:
在本次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提交平台。
作业要求:

1.作业要有完整的题目,请注明所使用版本、年级、单元、篇目名称及课时。

2.教学设计要原创,教学环节要齐全,设计要有亮点。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3.字数在1000字——1500字之间。

4.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5.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6.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为了不在线丢失作业,最好先在word文档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温馨提示:

 在培训平台“学习中心”—“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作业】题目—姓名/班级名称/县(区)”。例如【作业】题目—张三/小学语文2/某某区。

发布者 :王丽娟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2班

提交者:学员刘秀青    所属单位:菜园镇杨庄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31 19:02:18    浏览数( 5 )

【作业】《爱迪生救妈妈》——刘秀青/小学语文2/汤阴县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科技”为主题。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家中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他用镜子聚光,使手术成功进行,救了妈妈的命。本文旨在故事中渗透科学常识,告诉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遇事要积极想办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认识11个生字。理解新词“斥责、委屈、恍然大悟”。

过程和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在朗读中理解、感悟和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机智,并积累词句。

难点: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方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教学用具:

课件、镜子聚光实验材料(蜡烛,多面镜子等)、爱迪生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我的描述中说出他是谁”-----“他是美国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电灯、电话就是他发明的”。引出爱迪生,简介他的有关事迹,揭示课题。

(二)复习字词,巩固旧知

学生自由发言认读11个生字,开火车领读要求掌握的九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三)情境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课文录音,思考:通过听课文录音,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自由发言,师总结顺口溜。)

(四)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小组合作讨论:

找出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问题写下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悟答案。

2、在老师的提示下交流下面问题

1)爱迪生在什么情况下救妈妈的?

2)他想了什么办法救妈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

a.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妈妈生病的状况?(第2、3自然段)

b.把你认为体系妈妈病情的句子和词语画下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妈妈病重、光线太暗

c.以表演的方式理解“直打滚、迟疑、团团转”等词语,并练习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d.抓住关键词(直打滚、迟疑、团团转等)指导朗读,并采取分角色读、个别读、赛读等多种形式读,让学生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过渡:当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1)学生自由说。

课件出示: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huǎng)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2)理解并积累“一溜烟”及“明晃晃”两个词语。

(说明:晃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huàng,摇晃。一个读huǎng,在这里读huǎng。)

①以你自己的理解来说一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②说一说你知道的像“明晃晃”这样ABB式的词语还有哪一些?(光秃秃、亮晶晶、红润润等)

3)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4)“爸爸见到这一情景,会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爱迪生和爸爸的对话。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①师范读,学生在语境中体会“斥责、委屈”两个词语的意思。

②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

③请同学表演读。

5)“爱迪生是在胡闹吗?他想出什么办法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师总结: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到了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救了妈妈。

板书:镜子聚光

3、动手操作,感悟方法。

1)演示镜子聚光的实验。

过渡:镜子真的有那么神奇,能把光聚到一起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吧!

2)课件出示镜子聚光实验和无影灯的对比图片。

师:爱迪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开动脑筋,用镜子把光聚在了一起,让医生顺利动了手术,救了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今在医院里,医生是利用什么照明设备来为病人做手术的吧!

8)师介绍“无影灯”。 

手术室内的顶灯是由发光强度很大的几个灯在灯盘上排列成圆形,合成一个大面积的光源。这样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保证手术时有足够的亮度。

4、再入课文,发现问题

1、感悟爸爸前后态度的变化(斥责——恍然大悟)

过渡:爱迪生确实很聪明,当大家都想不到办法的时候,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办法,此时的爸爸有什么变化?

(1) 结合图片及语境理解“恍然大悟”。

(2) 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2、体会医生手术前后的态度(迟疑、摇头——夸奖)

师:妈妈得救了吗?齐读第5自然段。

(1) 齐读第5自然段后回答。(板书:手术成功

2)着重指导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

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3)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

板书:爱动脑,多动手

(五)小练笔:

  学了本课,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跟大家交流下。

六、作业设计

1、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并积累他的名言警句。

2、你身边有像爱迪生一样爱动脑筋的孩子吗?跟同学交流一下。

老师评语

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评语时间 :2017-02-13 10:04:0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