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2班 作业周期 : 2016-12-262017-02-28

作业要求 :

“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作业题目:
在本次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聚焦教与学转型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提交平台。
作业要求:

1.作业要有完整的题目,请注明所使用版本、年级、单元、篇目名称及课时。

2.教学设计要原创,教学环节要齐全,设计要有亮点。教学设计方案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3.字数在1000字——1500字之间。

4.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5.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6.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为了不在线丢失作业,最好先在word文档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提交的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温馨提示:

 在培训平台“学习中心”—“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作业】题目—姓名/班级名称/县(区)”。例如【作业】题目—张三/小学语文2/某某区。

发布者 :王丽娟

【研修作业】小学语文2班

提交者:学员张文艳    所属单位:菜园镇杨庄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2-30 20:38:39    浏览数( 0 )

【作业】《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小学语文2坊/汤阴县

版本:人教版  年级:六年级  单元:第三单元  篇目名称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3、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会自觉地在字里行间体会文章真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说过谎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但他却没伤害到别人,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要学习地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就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阅读提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部分向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2、全班汇报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每次背着马草到书摊时残疾青年冲屋里的妹妹喊话时说的;第三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前两次是残疾青年为了让我安心读书而说的善意谎言,第三次是“我”真的担心耽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

三、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质

    1.同学们残疾青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为什么还要认真的看?)

 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为什么要命令?)

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D.“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为什么他说马会踢伤你的?)

 3.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4、写法指导。

同学们,课文里的人物都有着美好的心灵,但作者并没有直接去赞美,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来展现的。老师希望今后在你们的习作中也能更多地看到这种写作方法。

三、小练笔,揭示主题。

1、谎言终究会被揭穿,让我们一起读24自然段。

    有 没有马?青年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刻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心里肯定想了很多很多。

  2、现在就让我们发挥想象就把作者得知真相后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3、小结。同学们我们反对撒谎,但那些为爱而撒的谎言却带给了我们温暖和感动,所以,我们不反对善意的谎言。

  四、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最后一片藤叶》

 

板书设计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善良 善解人意 不计一己得失 乐于  助人

                           善良

                                   善解人意

老师评语

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

评语时间 :2017-02-16 08:22:5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