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截止日期 : 2017-02-23

作业要求 :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信息技术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解放了我们的手,丰富了我们的脑,提升了课堂知识的容量。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纵深度,趣味与智慧并现。教师智慧体现其一就在于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和设计规划能力。这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请您分享一下您所任科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精彩教学设计,一起和我们分享属于您的那份精彩!

      要求:

      1.作业要有完整的题目,请注明所使用版本、年级、单元、篇目名称及课时。

      2.字号宋体四号字,要行节清楚。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要有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相关说明文字。

     3.教学设计要原创,教学环节要齐全,设计要有亮点。如可以在您同课异构的教学诸多思路中选取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来设计如此一节精彩纷呈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

     4.字数在1000字——1500字之间。

     5.不得复制或者粘贴我坊其他学员老师作品,要原创。

     6. 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学习中心”—“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作业】姓名/班级名称/县(区)。例如【作业】张三/语文1/某某区。

发布者 :王海侠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提交者:学员任顺平    所属单位:五陵镇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23    浏览数( 2 )

【作业】

--任顺平/语文4/汤阴县

苏教、七年级第四单元

16《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温晴”、“响晴”“设若”、“水墨画”、“贮蓄”、“空灵”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4.了解课文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利用多媒体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的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及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爱美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美景,说说看有哪些?。

而在我们东部有一个地方作者把它写的如画----《济南的冬天》,下边就让我们跟随老舍走进济南,一起感受那里的美景。(多媒体)

二:新授

1:作者简介(课件、老舍画像及文字介绍)

2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了解文章大意,想想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3: 课文分析

1):拓展题目(课件)

今天我们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标题,能不能把题目扩展成“济南的冬天--------

   (2)课文赏析。

A:请同学们先看文章第一段,谁能说说这一段老舍先生通过什么写法突出济南气候特点的。

B:那么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呢?

C: 既然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晴”,那么,这个温晴又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文章又是怎样紧接着用哪句过渡冬天的山景呢?

2段用“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过渡,转到对济南冬天山、水的描写。)

学生朗读写山的段落,讨论作者是如何写的?

D:写完了山,下面该写水了,第5段是如何写济南城的水呢?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分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媒体出示图片1、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静。2、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3、城外的远山--淡雅。4、水气---绿    

    4、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写景抒情)学生选出句子读出来

    ①直接抒发感情。比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 等等。    ②创设意境,流露深情。比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③虚实结合,进行联想,抒发感情。比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由水藻的“真绿”联想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由“清亮”和“蓝汪汪”联想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6、文章用了什么语言及修辞?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 语言准确生动。写济南的冬天没有大风,说“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写济南全景用“晒”“睡”“醒”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写雪后山景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粉色用“羞”,各得其所,表现了“妙”;写城外山坡连用两个“卧”;写水是“温”的用“冒着点热气”等等。

②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如把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等等。

 

三:巩固

说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感受到什么?

五:板书 媒体          

《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下的山:想象——实景——感受

                                        总   树尖

风声——北平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尖            

重雾——伦敦   温晴                            山坡

毒日——热带                城外远山:卧         山腰

热气、绿、晴、澄清、

水:                                       

清亮、空灵、蓝水晶

 

六:作业

抓住我们这里秋天空气清爽的特征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话,注意突出一定的语言风格。

老师评语

附件

  • 济南的冬天教案.doc下载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