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作业周期 : 2016-12-232017-02-28

作业要求 :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信息技术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解放了我们的手,丰富了我们的脑,提升了课堂知识的容量。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纵深度,趣味与智慧并现。教师智慧体现其一就在于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和设计规划能力。这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请您分享一下您所任科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精彩教学设计,一起和我们分享属于您的那份精彩!

      要求:

      1.作业要有完整的题目,请注明所使用版本、年级、单元、篇目名称及课时。

      2.字号宋体四号字,要行节清楚。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要有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相关说明文字。

     3.教学设计要原创,教学环节要齐全,设计要有亮点。如可以在您同课异构的教学诸多思路中选取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来设计如此一节精彩纷呈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

     4.字数在1000字——1500字之间。

     5.不得复制或者粘贴我坊其他学员老师作品,要原创。

     6. 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学习中心”—“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作业】姓名/班级名称/县(区)。例如【作业】张三/语文1/某某区。


发布者 :王海侠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提交者:学员赵淑瑞    所属单位:五陵镇第二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24 22:08:20    浏览数( 0 )

【作业】——赵淑瑞/语文四组/汤阴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课时【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件:展示桃花源的美景)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师:两句诗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生答):桃花源

二、读准字音,读懂故事

1、  朗读正音:

1)请一生朗读,其余生听读,圈画容易读错的字

2)生点评,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

2、朗读指导:

师举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生小组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4、请一生讲故事

5、师小结: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             描绘桃花源,感受桃花源(课件:描绘,展示)

问题一:请你用一个字概括桃花源留给你的印象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桃花源给你的印象,你会用哪个字?

预设:美、奇、乐等(生简单说明理由)

问题二:描绘桃花源

师:请大家拿起笔,把刚才的感受变成文字,试着写一写

桃花源        ,请看              

  (课件预设:

1)  美(风景美、人情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林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源美)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平静美)

“往来种作”是和平劳动之美

2)乐(人情美):

 生活和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民风淳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文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师:对于一个突然闯进他们平静生活中的外人,他们用质朴的热情来欢迎和款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表现桃花源中人的淳朴美

3)奇:溪径—桃花林—溪水发源处—山—山口—桃花源文章在内容的安排上,可谓曲径通幽,足迹清楚,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想生活图景(踪迹奇)

师小结:在陶渊明笔下,这美丽神奇的桃花源犹如一首酣畅淋漓的诗,更犹如一幅清美的山水画

四、             主题探究

师:桃花源如此美好,怪不得引得人们无限遐想,那它究竟存不存在呢?

1、存不存在?说理由(最后两段)

预设:

不存在:“忽逢桃花林”“不足为外人道也”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未果”“后虽无问津者”

2、师:同学们,如果细心阅读全文,就会感到作者处处在暗示这个桃源是虚构的,在当时的社会里根本找不到,它再美丽,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国而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陶渊明写桃花源的用意何在?

师:出示当时社会背景陶渊明的背景资料

1)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师:“蛮”就是南方据说当时的南方没有赋税

2)陶渊明的生平:(课件:陶渊明简介)

生答

师小结: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当时的东晋社会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眼前的桃源却是满眼葱绿 繁花似锦,生活安宁快乐桃源与时代产生了鲜明的对照作者把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完全倾洒在”桃源图”上桃花源,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师:那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桃花源”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来用心描绘一番!

3、写写你理想中的“桃花源”

生读所写作品

4、朗读,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1、背诵课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06 14:57:4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