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作业周期 : 2016-12-232017-02-23

作业要求 :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信息技术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解放了我们的手,丰富了我们的脑,提升了课堂知识的容量。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纵深度,趣味与智慧并现。教师智慧体现其一就在于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和设计规划能力。这对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请您分享一下您所任科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精彩教学设计,一起和我们分享属于您的那份精彩!

      要求:

      1.作业要有完整的题目,请注明所使用版本、年级、单元、篇目名称及课时。

      2.字号宋体四号字,要行节清楚。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要有信息技术手段使用的相关说明文字。

     3.教学设计要原创,教学环节要齐全,设计要有亮点。如可以在您同课异构的教学诸多思路中选取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来设计如此一节精彩纷呈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课。

     4.字数在1000字——1500字之间。

     5.不得复制或者粘贴我坊其他学员老师作品,要原创。

     6. 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学习中心”—“研修作业处进行提交,标题必须设置为【作业】姓名/班级名称/县(区)。例如【作业】张三/语文1/某某区。

发布者 :王海侠

研修作业(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

提交者:学员贾志国    所属单位:白璧镇第五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1-19 22:14:47    浏览数( 0 )

【作业】—贾志国/初中语文9组/示范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

课前准备:

1、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师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应诗句、图画、视频和音乐。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虽然我们不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身处什么季节,但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诗人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桃花。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动画)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乐朗读,请大家注意读出语气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同时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然后四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六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最后四个小节全班齐读,请大家注意衔接自然一些。

    (学生配乐朗读)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配乐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此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

    三、品味语言。

    师:本文共分为三段:盼春、绘春、赞春,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又可以分为几幅画面?

    生: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上依次出现这几幅图画)

    师:回答的很好,我觉得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刚才我要求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在下面小声朗读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所选段落)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选择了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生: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它让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乐。

    师: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快乐呢?

    生:因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师:所以,这里实际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我觉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写得很好,它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为什么要强调“偷偷”,是不想让人发现吗?

    生:是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小草已经出现了。

    师:这里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的:“天街小草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里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欣喜。

    (课件出示这首诗,学生与教师一起朗诵)

    生:我觉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写得好,这句写出春天百花烂漫的情景。

    师: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

    师:作者用拟人手法让你们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生:可爱、调皮。

    师:其实都突出了一个字,从文中找出来。

    生:“闹”。

    师:这里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表现出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的情景。

     ……

    (上述问题回答时,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可适时让其它学生评点朗读,然后再读出相关语句。)

    生:我喜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一句,它让我感到了春天的宁静的美。

    师:这一段描写春雨非常细致的,有正面描写,是什么?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针”。

    师:还有侧面描写,是什么?

    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为什么天很晚了,又下着雨,农民还在地里工作,他们不觉得辛苦吗?

    生:他们被春天的气息所陶醉了。

    生:他们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到幸福的生活。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他们今天的工作将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生:他们在雨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这场春天的雨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一个美丽的明天,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也许明天当你推开窗户,你将看到一个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春天。请全班同学集体配乐朗读该段文字。

    以上部分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品味文章语言,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深层涵义。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一步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的关键步骤。对于课文的各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有的可以让学生单独朗读,有的可以让全班齐读,用不同的方式突出朗读的要求。

    四、质疑探究:

    师:文中还有哪些疑问,把它们划出来,与同座位交流一下,如果仍无法理解,就提出来。

    (学生讨论)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中,“粉的像霞”比喻是否恰当?这两个比喻是否重复?

    师:问得很好,霞不也是红色的吗?你见过粉色的霞吗?这些写好吗?你们觉得如果换几个词来形容好吗?

    生:如果换了词感情色彩就不强了。……

    师:(课件总结)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一种变化。先用最纯粹、最热烈的颜色来写春的色彩,用色彩表现春的活力。

    生:“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写是否符合实际?

    师:对,这不是太快了吗?

    生:这是想象。……

    师:(课件总结)通过想象把春花秋实联系了起来,也是对明天的美好憧憬。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中,“像花针”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师:对,花针不是很重的吗,怎么会象雨丝呢?用花针是为了表现雨丝的什么特点?

    生:让我们想象到了雨丝的在灯光中的闪亮。……

    师:(课件总结)表现了雨丝闪闪发亮的特点。

    ……

    师:同学们能否用几个字概括春天的特点?

    生:……

    师:我们可以从课文第三段中总结出几个词对春天进行概括:新、美、力。

    师:这几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排比。

    师:这几段话给人什么感受。

    生:充满感情,有力。

    师:这三个句子层层递进,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也就是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朗读最后一段,体会这种感情。

    通过质疑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从而为下面的迁移训练打好基础。最后通过朗读结束全文,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五、迁移训练:

    师:本文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生:因为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

    师:观看一段有冬天的画面,写一段相关的文字描述一下这样的美景。

   (学生观看画面)

    师:(点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可以把飞舞的雪花象什么呢?雪睛了,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凝着雪的树枝象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句子)

    生:大雪覆盖了周围的小山,好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

    师:你说得很好,你还可以说:“它们好像对怀中的城市说:‘安心睡吧,这准保暖和。’”。

    生:透明的冰柱像是由水晶制成,在阳光下闪耀。

    师:你还可以说:“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不同的色彩,造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

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要求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指点学生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词语,通过教师的评点,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更好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六、梳理写法,总结全文。

老师评语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一定给你的课堂曾辉不少吧。

评语时间 :2017-01-20 17:52:53

附件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