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01-172017-02-28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侯坤    所属单位:菜园镇后庄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2-23 08:10:13    浏览数( 0 )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 侯坤 汤阴县菜园镇后庄学校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反思和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渐加快,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明显跟不上现在的教学节奏了。靠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来维持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就要成为明日黄花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扩大我们的课堂容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吸引学生有兴趣学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 信息技术的妙处很多老师深有体会,方便了老师,也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中插入一个小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播放一段音乐,可以放松学生的紧张气氛;嵌入一个动态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重难点。更不用说展示学生的水平、出错点,呈现教师的教学设计等,信息技术都展现出了其优越功能。相比以往的教学状态,教师的学习劲头更大,更愿意丰富自己的课堂了;学生也较以往更加活跃,更愿意进入课堂了。这肯定都是信息技术的功劳。 然而,信息技术的功能实在过于强大,以至于要把它完全掌握,就难倒了很多普通教师了。比如我自己,以前虽然也对信息技术有所了解,甚至也在课堂上尝试使用过,但经常被一些细节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比如不知道怎么去除图片的多余部分,不清楚在哪里找到PPT的设置,更不敢尝试使用模板……以至于自己亲自制作一个课件可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久而久之,便心生懒惰之意,不愿再在上面过多耗时了。但是经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抠图的软件,很多课件的网站,借助这些,我也不用头疼课件的制作,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采用他山之石了。同样,我也明白了了不努力、不尝试、不学习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对那些优秀的教师望其项背。所以我会抓住这次的学习机会,把握这次的学习时间,多学习、多请教,不断完善自我。 当然信息技术的功能虽然很强大,我们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不可让他取代了老师的详细讲解,毕竟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夸大它的教学功能,让它主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无疑是舍本逐末的事。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承载着传播知识的作用,担负着培育生命的责任,如果自己没有一江的水,如何给学生一桶水,如何让学生手中的水活起来,所以学习不可以已。同样,如果自己的知识很厚实,如果没有适当的、学生愿接受的传授方式和手段,那与从茶壶里倒饺子没有两样。所以,我们既要有知识,还要有手段,才能履行好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才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称号。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23 09:55:4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