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01-172017-02-28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冯春玲    所属单位:白璧镇晋小屯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22 21:39:24    浏览数( 0 )

                                                                  校本研修成果

                                                                                                         小学语文3坊 冯春玲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个性的张扬是语文课程的特性之一。当前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满堂问齐步走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健康的、和谐的个性的发展。因此,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成果来指导我们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在信息网络里尽情张扬其个性。

一、把握形式,调整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 要求不仅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技能。所以,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环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学习,达到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参与积极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如检索大量的信息源,就学科内容的理解进行交流,提出与学过的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使用环境、人力、工具等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关注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综合培育,从而完成对学生自主创新、完善人格的实验目的。

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且后者是最终目的。为了落实这个最终目的,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人格,从而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完善、整合。我们的具体要求是:

1、使学生掌握各种信息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查找、采集、加工必要的信息,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语言积累。

4、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构建模式,达成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语文cai课件的贫乏,制约了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数学、外语等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因此,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四结合阅读教学的探索,即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完成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解决。基本模式为:

媒体创设情境、引导自主预习--媒体设疑、自学探究--媒体交流、自主选择内容--媒体运用、发展个性。具体做法是:

1、媒体创设情境,引导自主预习。利用多媒体手段,或将学生引入胜境激发自学兴趣,或设计声情并茂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诱发探究心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自行查询相关学习资料辅助自主预习。

2、媒体设疑,自学探究。这是突破重难点的措施之一。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制成课件,或演示解决思路,或启发诱导,或让学生切身感受其情景场面,以突破重点难点。

3、媒体交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学习资料,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等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学习内容,这样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空间,又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4、媒体运用,发展个性。完成了学习内容上的语言积累、情感感悟之后,让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将自己的理解感悟展示出来,比如诗配画、图像演示、人物速描等,强化理解,上升精华,并进行再次交流、会话,展示个人作品,从而使所学内容转化为抽象知识和具体能力。为了配合当今语文教材中的实践活动题型,我们在些环节中还专门设计了研究型作业题。该作业的内容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人文类问题等,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计算机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如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我班同学完成了《关于西河水库污染的调查与研究》,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后,完成了《中华民居》的课题研究……等等,其作品图文并茂,数据详细,又不乏小小研究家的长篇大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体验与课内课外、学校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统一的发展。使用该模式应注意:

1、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开放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空间、学习形式。

3、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三、完善评价,促进创新 评价检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充分体现新形式下教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我们的评价措施是:

1、将多媒体技术看作是学科知识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它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

2、信息技术必须直接与课堂内容、课堂作业相关,并促进认知结构的建立。

3、关注学习过程,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环境,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如检索大量的信息源,就学科内容的理解进行交流,提出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使用环境、人力、工具等资源进行学习。

4、通过学习作品展示信息技术技能,评价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体现人格个性的完善发展与形成。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将信息技术参与课堂学习,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08 18:28:0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