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作业周期 : 2017-01-172017-02-28

作业要求 :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反思和总结,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学校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项目管理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提交者:学员李媛媛    所属单位:宜沟镇安钢希望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24 15:59:25    浏览数( 0 )

[校本研修成果] 李媛媛 汤阴县 宜沟镇安钢希望小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的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使我真实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最新版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同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工具,它一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元素的综合处理以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展示学习情境的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自然现象或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境,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片、投影仪、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提供学习资源的工具 。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材、教参以及其它的参考资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教师和课本以及其它学习辅导书。信息技术进入教学活动后,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环境大大地突破了书本是知识来源的主要方式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学习者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有更加能开阔视野和思路的各种观点。

(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一种评价的工具。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对学生评价的方式、内容、目标等都要进行转变。评价的目标不再是单一地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性的诊断,以期为改进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提供参考;评价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已经开始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这一系列改变要求教师不仅要经常性地设计课堂评价表、调查问卷、学生自主评价表等,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统计、管理这些评价用的材料和相关信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日常的评价信息、调查问题等进行电子化管理,那么就能够将教师从繁重的统计、档案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教育教学活动,关注评价结果所表现的教学信息,从而促进教与学。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信息技术将呆板、单一、枯燥的学科知识利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有机组合,图、文、声、形、像并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具有强烈感观刺激的呈现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新颖性,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珍惜每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的服务了我们的学生。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2-06 09:45:46

附件

  • [校本研修成果] 李媛媛 汤阴县 宜沟镇安钢希望小学.doc下载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