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信息技术应用

2017-02-22  发布者:左红军  浏览数(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为进一步推动我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办学质量,按照省市县的安排,特制定我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后50学时)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县教育局关于后50学时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最差的也要掌握白板的使用),以教师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搞好校本研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扎实、管理科学、开拓创新、教育教学技能上乘的特色教师队伍,每所学校都要办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我乡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二、基本目标:在3个月的校本研修年中,要突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实现教学观点和教学行为的转变;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做到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做有信念、有理论,自觉追求,不断创新的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发展型的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形成多层次、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团队。

三、组织机构及职

四、研修的形式

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包括学习培训、自我反思、交流研讨、协作互助、师徒结对、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案例研究、网络研修、论坛交流、咨询指导、专题辅导、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中软硬件的合理使用等。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个核心要素。中心校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标准为蓝本,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自定个人研训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研修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写教学行为叙事案例1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助:以学年组和学习型小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研修中有不同呼声,在每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各学校要开展1次校本实施研修同伴互助活动,以不断促进提高。积极组织有效研修团队成果展示,并准备参加上级竞赛活动(如微课大赛等),淘出精品,推向县、市。

3、教师个人研修。要读教育教学专著,写出读书心得;每课教学后有教学反思,要整理出优秀教学反思文章;能讲授公开课,并向县级推荐优质课;要写出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育叙事或教育随笔。

五、考核方法:中心校采取周评估、月评估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以本次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评出优秀予以表彰。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依据之一,与年末考核挂钩,奖优促学。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