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03-152017-05-08

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

通过学习《关于幼儿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这门课程,结合实践情况谈谈:

 1.你如何理解幼儿社会化问题?

 2.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如何把握竞争与谦让的尺度?

 3.  你在引领幼儿学会合作的过程中有哪些好做法?

在以上3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作答(3选1) 

作业要求:

     1. 题目要求:题目自拟

     2.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项目组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闫珊珊    所属单位:通江县洪口中心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04-18 16:00:27    浏览数( 0 ) 【举报】

                                                                         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幼教一线的我们,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从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幼儿的一些问题行为在学前期是颇为常见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影响幼儿的发展,甚至对长大以后的成就、品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是最适合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反之,则终身受其害。陶行知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那么,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呢?
    一、 幼儿问题行为的现状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技能联系和培养的最初阶段。幼儿期是幼儿学习基本的身体运动技能、生活行为技能、学习技能以及社会性行为技能的良好时期。幼儿期是创造性行为的启蒙阶段和萌芽时期,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学前期,行为问题是一些颇为常见的问题,如发脾气、好争吵;易冲动、多动;易分心、持续性强等,还有一些幼儿处于被动,如依赖退缩;害怕(羞)、有恐惧感等。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如有些小朋友到中班了每天睡觉起来穿衣服都不会穿,而我们班有几个孩子总是把鞋子穿反。幼儿问题行为涉及面是很广的,有不同问题行为的幼儿,幼儿问题行为表现最多的是偏食、咬指甲,其次是吮吸手指、多动、口吃等。像幼儿偏食是最让人头痛的,其实幼儿园里每天的菜和点心都是根据营养成分搭配好的,而有些小朋友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不吃,有些小朋友只吃荤菜不吃蔬菜,有些小朋友碰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就要吃两碗,自己不喜欢的一碗饭就只吃几口,这些孩子真的很让老师和家长头痛。
    二、幼儿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父母教育存在不良的倾向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来自独生子女的家庭,所以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都是在父母的纵容下形成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社会可承受的能力形成极大反差,必然会引起在求学上的剧烈竞争,导致家长在教育教学中过多保护和过度教育。而且,由于家长对儿童的期望高,并未建立在孩子实际的基础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期望”往往成了“失望”。如我们班的小朋友浩浩,一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做不到,如吃饭、穿衣、入厕等。有一次,我们已经在上课了,他妈妈抱着他进来时而他在哭。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小手绢忘在家里了,我们赶紧哄他,可怎么哄都不管用,还是要妈妈回家拿,没办法他妈妈答应回家帮他拿。后来在与他妈妈的交谈中才知道原来在家里他已经习惯了,吃饭什么都是喂的,而且要什么爸爸妈妈总是会满足他,所以他已经习惯了。
   (二)模仿的作用
   孩子在无形中模仿。一般孩子容易出现的坏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在公共汽车上与老人、儿童抢位子,看到红灯继续走等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言行举止容易让孩子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而小孩子长时间跟他们在一起,就会有一定的影响。模仿真的是小孩子的天性,为什么说有什么样的家长、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孩子认为老师、家长说的话,做的事总是对的,所以他们会认真模仿。如有一次在上课时,我们班有个孩子上课下座位乱跑,第一次看见后我提醒了他,后来他又起来了,我把他叫到前面问他做得对不对,这个孩子脾气很倔,他不但不承认错误还顶撞我,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批评了他几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听完我的话点了点头,我把他送回到座位上。下课后,我听见好几个小朋友都去跟他说我上课时说过的话。孩子是该学的学不会,不该学的一学就会。
    三、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
   (一)家园合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知识,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要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与家长达成共识,首先要端正家长的教育态度。有部分家长到幼儿园时,只关心孩子的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之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如我们班研研小朋友,爱乱跑、打人、咬人,我们几位老师就反应给她妈妈,想让她妈妈配合一下,共同来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每次给她妈妈说,她妈妈都是一笑了之。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很重要,与幼儿园教育同步。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
   (二)鼓励、表扬
    教师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我们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他很爱动,每次活动时,他都是到处乱跑,批评教育对他一点效果也没有。有一次,我在给小朋友放床,他慢慢地走到那里捞捞被子、摆摆枕头,干的像模像样,我赶紧抓住机会表扬。我说:“你枕头摆的真整齐,小朋友躺到上面会睡得很香很甜,心里还想着你。你很爱劳动、爱帮助老师、小朋友,我们都很喜欢你。”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感谢。他慢慢地听话了,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坐不到板凳上了。他不仅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玩具、餐具,摆放桌椅等。教师把握好时机,是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
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需要恰当的心理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幼儿年龄的发展的特点,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教育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终生受益。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可以更加完善,积累更多的经验,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4-19 13:16:2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