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7-03-142017-05-08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学习《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这门课程,结合实际情况,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择一个完成即可(3选1):
1.小班幼儿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2.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 
3.如何抓住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项目组

作业2

提交者:学员韩素梅    所属单位:天全县第一幼儿园    提交时间: 2017-03-26 14:19:23    浏览数( 0 )

             

                                          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园的小朋友身心发展尚处于幼稚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启蒙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所以,教师无论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具的准备、教学过程的安排上,都要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

 

      一、教育目标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

      教学目标过高,幼儿会因能力达不到,完不成任务不能获得成功感,会失去兴趣;如果低于幼儿实际水平,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了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时要结合本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如小班上学期数学活动《接下去铺什么》的目标:认知几何图形,比较长方形与圆形的异同。如果改为:让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掌握排序的技能。这样的目标对于小班上半学期的幼儿来说是相当难的。

 

      二、教具的准备要充分

      教具的准备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教具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东西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实物教具和动感教具最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中班活动《认识牙齿》中,教师准备牙齿的模具,让幼儿直观地、近距离的观察各个牙齿的形状的不同及作用,幼儿对牙齿的认识更容易接受。同时,一个活动的指偶,一个活动的课件将更利于让幼儿产生兴趣,更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幼儿动起来

      幼儿教育提倡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感知和发展,那么操作类的、游戏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加入幼儿操作或游戏的内容,让幼儿真正地融入活动。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例如,在音乐游戏《昆虫音乐会》中,幼儿欣赏完音乐后,教师鼓励幼儿模仿昆虫动起来,通过爬、飞的表演,幼儿既能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还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三、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方向,调整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幼儿当时感兴趣的事物来充当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氛围的“工具”。

      幼儿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只维持三分钟热度。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方向,调整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幼儿当时感兴趣的事物来充当引导幼儿进入学习氛围的“工具”。如有一次我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他们却玩起嬉水池里的水。于是我让幼儿用手去捧水,并提问:“水是怎样从手指缝间掉下来的?”幼儿回答:“是一滴一滴掉下来的。”于是我又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是怎样从树上掉下来的。而幼儿有了先前观察水的经验后,马上说出是一片一片飘下来的。为了让幼儿能不马上分散注意力,我又继续让幼儿观察树叶,飘下来的样子象什么,幼儿便展开各自的想象力,有的说像黄蝴蝶和红蝴蝶在飞;有的说像纸飞机在飞;有的说像小鸟在飞;还有的说像雪花飘。我又让他们学一下落叶飘飞时的样子。于是,幼儿又兴高采烈地模仿起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动作。在幼儿的兴趣完全从嬉水池回到落叶后,我便又开始给幼儿讲各种秋树叶的形状、颜色、特征等。于是,这一节课幼儿对秋天的树叶都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就是利用幼儿当时转移兴趣方向的兴趣物“水”来重新把他们的兴趣调整回秋天的树叶。这样以后,幼儿就对秋天的树叶产生了较浓的兴趣。

 

      四、以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作为家长或老师,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时最好采取游戏的形式。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获得知识。比如,教幼儿学习算术,若只简单告诉他1+1=2,他会难以理解,也难以记住。因为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但如果你拿两只梨告诉他“你一只梨,老师一只梨,加起来是几只梨?”他就会很容易理解。用类似的方法帮助幼儿学习,就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喜欢学习。 四、紧密结合幼儿实际,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要及时的表扬、鼓励

      作为幼儿,都想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只要发现幼儿进步了,作为教师,就要及时的竖起大拇指,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的本领真大!”“你又进步了!;或者通过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行为动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信任,这样,幼儿的参与欲、创造性就会自主增长,自信心会增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幼儿的心理特征,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鼓励幼儿,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在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时,一定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处于生长期,理解事物的能力较差,因此,在确定幼儿学习的内容时,一定要选择幼儿认知范围内的、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 比如,你给幼儿讲故事,讲“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等,他就非常感兴趣,非常爱听,并能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还会不时地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要你回答。如果你给他们讲“神州6升空”,他们会因听不懂而不感兴趣,如果采用讲“飞人的故事”来引导“神舟6号载人宇宙飞船升空”,幼儿也会感兴趣。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2-3岁幼儿的思维较简单,喜欢听重复的故事,有些故事你一遍又一遍地讲,他也乐意一遍又一遍地听,甚至还会要求你重讲以前的故事。而5-6岁幼儿的思维较2-3岁幼儿的思维要复杂得多,他们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发展,不太爱听重复的故事,而喜欢听那些没有听过的、情节较为复杂的故事。如果你一味地讲重复而简单的故事,他们会非常不耐烦。 总之,趣的产生往往是在小时候。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已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情绪表现。如表现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良好情趣上。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兴趣,表明他愿意更深入、更多地认识对他有意义的这个事物。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4-07 10:00:4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