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音乐高效课堂之我见

发布者:李慧     发布时间:2017-03-10 浏览数( 0)

和谐高效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其出发点是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高效是指课堂教学要突出效率,切实做到由时间型向效益型转变。和谐和高效缺一不可。毋庸置疑,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本人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就课堂的整体设计、音乐课堂特点、学生音乐鉴赏、多媒体运用、课堂板书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共勉。 
一、确定合理实际的教学目标。
1、音乐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了音乐课必须突出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例如,针对中学生变声期的特点,初一年级唱歌课,设计的教学目标,要以唱歌为主,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通过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技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进入初二年级,学生变声明显,这时的课堂教学类型要以欣赏和综合为主,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即便是唱歌教学的教学目标也要设计出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而不应把演唱的技能技巧定为具体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审美认知规律特点。
新课标为课堂教学设置了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师只有在课前的备课中有目标、有计划的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活动本身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活动进行设计,才能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特定学习目标。一节课堂成功与否要看:目标达到没有?重点解决没有?难点突破没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不高等,学生课堂上身体动了、心动了才是一节好课。而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不稳定的阶段,自我意识强,对知识信息的摄取有较强的主动性和明显的选择性。面对这样学生,除音乐本身的魅力,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音乐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教师切记: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要贯穿始终整节课的始终。 
二、音乐课堂要“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
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种观念百花齐放,音乐课堂从以前纯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到加入了各种其他的因素,如果教师不加方法地引进,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就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被减弱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
在一次听欣赏课《黄河大合唱》的公开课上,老师从黄河的源头、流经的地区、黄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讲完注入渤海后,学生在老师的语言里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黄河,印在学生脑海里的是一个大大的“几”字形的、黄颜色的河流。而那伴随了国人半个多世纪的、震撼心灵的、激昂的、向全中国发出警号的旋律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在音乐课上,我们提倡学科综合,但是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我们不做音乐老师中的地理老师,音乐课要以音乐为本。
还有在一次《桑塔露琪亚》的唱歌课上,老师确是做到了以“音乐”为主。一开始老师良好的范唱激起了学生强烈求知欲,接下来的歌曲学习过程却是不尽人意。老师一味地加强歌谱的视唱,强调发音的位置、用“闻花”体会发声的气息的说教,全然不顾学生的真实感受,不顾从学生嘴里发出的是不自然的毫无感染力的声音。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们一个个毫无生气。老师的确是够专业,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要求,使得学生倍感音乐课的艰辛与无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想而之,久而久之,学习音乐不再被学生当成一种兴趣而变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因此,音乐课要“以音乐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降低专业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诱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与兴趣。 
三、要掌控好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的教学
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要素中调式,调性,和声以及曲式结构相对而言难以掌握些,而音色,力度,速度,旋律等则相对容易被他们感知。所以,每当听赏完一个音乐作品后,他们能立即反馈作品好听或不好听,给人以喜、怒、哀、乐中的哪一种情绪。这时教师可以顺势而导:为什么这样的旋律进行会好听?与哪些音乐要素有关?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是怎样在作品中制造情绪的?为什么不同的配器会产生出不同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就会行正确的联想与想象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遐想。当然,在音乐课上单独的进行音乐要素的教授,这种音乐教学方式是早就在中小学教学中被摒弃了的。中小学学生的音乐欣赏终究还是要首先建立在感官愉悦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在此基础上逐渐加深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有何作用,理解音乐是如何来表情达意、塑造音乐形象的。 
四、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完全融入现在的课堂教学当中,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是幸福的,在现代科技打造的音乐环境里享受着美的愉悦。多媒体确实拥有强大的功能,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并不是用了就好,用得越多越好,而要看它用得是否恰当,用得是否巧妙。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媒体时,教师要注意:
1、歌唱家的演唱不能取代教师自身的范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违背了音乐艺术本身的特性,学生需要的是通过亲自的体验、表现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老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往往更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独特气质感染着学生,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着情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2、多媒体的运用也要突出音乐课的“音乐为本”。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既看不到也摸不着,它妙不可言。而且因为欣赏者的成长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在一些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在引出歌曲或乐曲时,常常播放视频格式的作品。殊不知,学生想象的翅膀就被这几美丽的画面折断了,这时学生的视觉限制了听觉,它把音乐制成了固定的画面,无法产生遐想,学生的思维在固定的空间内限制了飞翔的高度,更失去了了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以此来更好地体现音乐课的基本价值。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艺术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不是其他学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视音乐课堂的高效教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目标。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细心观察,适时的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每一节音乐课都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