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策略

  发布者:周晓东    所属单位:通江县文胜乡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7-03-22    浏览数( -)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一种经验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与我们比较熟悉的语文,数学课程相比,它没有相对固定,比较逻辑化的内容体系。课程本身需要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随着这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从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课程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也让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几点思考。下面以我校(兴福镇付园中心学校)为例,具体谈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有效实施。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寻找和发掘与学生学习相关、符合学生逻辑与主题的资料,其中包含社会生活的资料,其过程具有开放性并应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上看,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 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以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因此,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要从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三个方面入手,更要注重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学传统及周围环境确定课程资源开发。

1、地方自然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自然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与方法,开发与教育教学紧密联系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体系。我校地处农村,服务于赵赵、赵马、付园、南吴、官厂5个自然村,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突出,学校新征地5亩,已于2008年10月拉起院墙。我校50岁以上的教师有5位,他们土生土长在农村,和土地打交道已几十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还积累了丰富的种植技术,有较高的栽培技艺,基于此,学校建设了占地4.8亩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研发了《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手册》,开发了相应的活动课程。实践基地是一个“综合主题”性活动基地,包含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2、地方特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以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多样化的资源选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处于中国厨都---兴福镇付园村,是中国厨都发源地。学校服务的5个自然村中有4个村是因不锈钢厨房设备制造而带动的专业村,利用不锈钢边料、角料进行工艺制作作为综合实践学校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是切实可行的。因此,我校提出了《实践与创新——不锈钢工艺制作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建设了不锈钢工艺制作活动基地。不锈钢工艺制作地方特色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我校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科学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3、地方社会资源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们努力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引导学生向社会延伸、向村里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在亲近社会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访问、实践、探究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并学会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学生家长,如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在一定的程度上、或某一领域都能对其小孩进行指导。在社区里,有医生、工地工程师、企业家、教师、农民……这些人才同样都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能力。还有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如棋艺类的、曲艺类的、民间艺术类、种植、养殖类的,等等,都是学生可以聘请的老师,可以学习的楷模,可以实践的范例。有了家长的支持、社会人士的关心,学生的活动天地将开阔一片;没有校外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不可能有真正而又完整意义上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与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全新的课程,为了使学生在这一门新的课程中真正得到全方位发展,学校在校长的具体领导下,召集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部分教师开展对这门课程的研究。从组织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配备和制度管理等方面着手,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实施时,我们将组织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起学习课程改革纲要,讨论活动计划,布置实施任务。

1、综合实践活动“校内基地”课程研究的实施目标和策略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种植方面的知识,认识并学会使用各种劳动工具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验农业生产劳动活动。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丰富植物类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3)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植物生长规律,记录种、管、收等环节的过程。

(4)通过对不锈钢工艺制作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不锈钢工艺制作,培养对不锈钢工艺制作的浓厚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5)通过不锈钢工艺制品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习其独特的制作方法,能制作简易不锈钢工艺制品,弘扬民族工艺,挖掘工艺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对学生艺术教育的渗透与熏陶。

(6)通过对家乡不锈钢厨具发展创业精神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理解不锈钢制品制作过程中所蕴涵的劳动创造美的情感,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优良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人文修养,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7)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服务。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标和策略

通过小观察、小制作、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激发情趣。

(1)通过参与基地的劳动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

(2)通过对学校和社区变迁发展的调查、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目标和策略

通过让学生到社区中,开展环保、法制、卫生等方面的宣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教室、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

小学阶段目标(3—6年级)

(1)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

(2)学会交往与合作,遵守社会规范与公德。

(3)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

(4)关爱自然,逐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珍视生命,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6)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展示才能。

活动实施策略

以“走近家乡厨都”为主线,结合各班的活动主题开展“五个走进”活动。

(1)走进自然。可以带领学生到家乡田野、洪福园华东碑林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了解社区的环境,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2)走进企业。学生可以到社区企业中参观,感受厨都经济,体验劳动乐趣,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3)走进孤寡老人。让孩子们孝敬长辈,关心他人。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社区慰问孤寡老人,要求每个班级根据各村情况,分成小组与孤老结对,帮助小组定期上门慰问,帮着打扫卫生,陪着聊天。

(4)走进家庭。建立家庭学艺阵地,如学做家务活、厨艺大比赛、棋艺比高低等都可在家里进行。建立家庭娱乐活动场所,如可以开展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

(5)走进社区。通过各村黑板报、发放宣传材料、真心对话提示等形式,开展环保、法制、卫生等方面的宣传,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擦窗、绿化、清洁、清除白色垃圾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我们的社区,这是我们的家庭,这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地方。

4、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

伴随着我们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和课程资源开发范围的扩大,新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基地的作用,使基地设置的实践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校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设计实施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结构表”,在该表中所列举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是以我校已具备的课程资源和一年多来学校形成的课程特色为基础而开发的,当然同时也体现了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指定内容的落实。我校以该表内容为参考,采用“自上而下”(全面落实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使指定领域内容与学校、社区实际有机结合)与“自下而上”(通过校本化开发活动领域,使活动主题找到连接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桥梁)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充实了课程内容,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措施,既避免了学校在单一领域开展活动,又避免了学校简单地将各个主题任意混杂、随意拼凑。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