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一】提交微课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7-01-10
作业要求 :
结合本次研修内容和日常教学实际,就教学中某一知识点提交一节微课教学设计。
要求
1、原创优先推荐为优秀,如有改编,需要达到70%,网络抄袭要重新提交。
2、设计要简洁,不能过于长篇大论,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3、切不可提交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4、如有雷同,后提交者重做。
坊主导学案例:
《风车转转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三、新授
四、学生制作
五、作品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
七、总结下课
【校本研修成果一】提交微课教学设计
风车是孩子们童年喜爱的玩具之一,手举风车迎风奔跑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当色彩纷呈的小风车随风转动时,更引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本课正是基于儿童的这种生活体验而设计的。
通过小风车的设计制作,使学生们对工艺设计有个基本的了解。旨在通过绘制设计图、选择材料、纸材加工、装饰美化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设计创作的一般规律,从而增强操作意识,并从中体验喜悦和成功。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做小风车才能转得又稳又快的问题,把简单的科学知识渗透在美术教学之中。
小小的风车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能让我们找到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民族的特色。因此,教材中首先展示了多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荷兰大型风车和充满民族特色的北京双轮大风车。其次,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制作风车的示意图,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探究。教材中的示范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不同形式进行装饰的小风车,另一类是富有个性与创意的不同样式的风车。展示这些作品,目的是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从而开拓思路、大胆创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折、剪、画等方法制作出富有情趣的小风车;
2.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制作纸风车的工具材料:正方形彩纸、吸管、双面胶带、牙签、橡皮泥、剪刀
2、 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一、 组织教学
指导学生摆放好工具材料,(播放课件“大风车歌曲”),师生问好
二、 导入新课
出示做好的纸风车,师问:小朋友们你们都玩过风车吗?你喜欢风车吗?风车都种类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课件“风车王国”)
师问:看了这么多的风车,那你知道风车为什么会转的吗?(播放课件“风车为什么会转”)
师问: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会转的纸风车玩具呢?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做纸风车。
1、介绍制作风车用的工具和材料(播放课件“工具和材料”)
2、制作纸风车的方法(播放课件“制作过程视频录像”)
3、总结制做步骤(播放课件“制作方法步骤图”)
4、制作时应注意的事项(播放课件“温馨提示”)
开始动手实践“做风车”,(播放课件“轻音乐”),教师个别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纸风车,看风车能不能转动,师评生评。
欣赏用其它方法做出来的纸风车作品,鼓励学生课后用其它方法再做几个纸风车。(播放课件“作品欣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法一制作一架简易纸风车,大家都学会了吗,下课后我们可以拿着自己做的纸风车到操场上去玩一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哟!
提醒学生收拾好工具材料
发布者 :王毅辉
提交者:学员贺锁梅 所属单位:高新区第一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06 浏览数( 0 ) 【推荐】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工作坊4组贺锁梅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并能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之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观察,让学生逐渐理解透视现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早就注意到了,为使学生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以及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引导学生构建出绘画中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
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作画工具。
学生:铅笔、美术本、彩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幻灯片出示道路图片,引入透视现象。
老师在来的路上,拍了一张照片,发现照片中的道路近处的比较宽远处的比较窄,这是为什么呢?
2.幻灯片出示生活中透视现象的图片。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离得近的物体高大,离的远的物体矮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透视现象。(板书:透视现象)
二、探索新知
在今天的美术课堂中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美术家族中的朋友:
1.消失点。
出示图片,道路和树木,它们都逐渐消失到一个点,这个点叫什么点?(板书消失点)
消失点是固定的吗?可以往左右两边移动吗?
出示图片,突出左边的景物我们的消失点可以往右边移,突出右边的景物我们的消失点可以往左边移。
2.视平线。
出示图片,第二个朋友视平线,沿着消失点画一条水平线,这条水平线叫视平线。(板书视平线)
师生用手画画自己的视平线视平线所在位置。
3.消失线。
出示图片观察,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远越向上。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连一条线叫消失线。
4.观察透视现象。
出示图片观察,树发生了什么透视现象?
近高远矮、近粗远细、近疏远密。
道路和天空发生了什么透视现象?
近宽远窄。
总结:今天我们要把我们所学的透视现象运用到我们的绘面中。(板书:补充课题)
5.名作欣赏。
欣赏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油画《村道》,这幅画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小结:霍贝玛的油画《村道》,表现的是一幅乡间小道,小路两旁矗立着细而高的树木,由近至远越来越小,画面既对称又富有变化,给人以生动的视觉美感。画面的视平线位置较低,使画家可以充分地描绘云蒸霞慰的天空,这是一幅有强烈视觉感的田园景色,体现了乡村景色的甜美和宁静。
三、教师示范
播放教师运用透视现象创作的风景画视频。
四、艺术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运用本课所学的透视知识,创作一副风景画,并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五、 展评作品。
请同学谈谈自己的作品。
六、 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欣赏运用透视现象创作的摄影、街头涂鸦作品。
同学们艺术的世界是没有界限的,只要你大胆的想象,大胆的去创作,一定能表现出精彩的世界!
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2016年12月28日
重难点突出,知识点清楚。安排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