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三】小学体育坊截止日期 : 2017-01-30
作业要求 :
作业三: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成果作业完成中的心得,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实践反思或总结,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需要设置为“【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三】+姓名/工作坊名称”。
2、要求原创,否则本次作业视为不合格,并将作业退回重新提交。
3、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word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内提交。)
4、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30日,请各位学员老师在提交截止前完成作业。过期提交的作业将不再批阅作业,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本人负责。
发布者 :郑永朋
提交者:学员刘旌伟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卫东区行知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27 浏览数( 2 ) 【推荐】
【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三】+刘旌伟/工作坊名称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在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具有广度地展开教学工作,是当前在教学改革中应当重视的新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在新课程标准条件下,将信息技术融合进传统教学中,将会大大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使教学的评价更加客观,可测。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学生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仍然是渠道,但应逐步从传统的教学手段型向现代教育手段型转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表现出无穷魅力,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网络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们既能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其内力,因而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动脑、动手接受教育,既学到知识又减轻学生负担。
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识工具。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低耗、高效、优质”地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信息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利用多媒体系统的声音、图像压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像、活动、画面信息。此外,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易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教学的应用,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中摆脱出来,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成为学生的帮助者、导航者。由于网上资源丰富,具有共享性、无限性、适时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仅来源于教师教材的局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将信息进行筛选、消化、吸收使学生有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现实价值
(一)促进教学内容更新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教育要想发展就要迎合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知识结构丰富等特点。特别是教学内容与网络的融合,可以有效实现知识共享,达到最新知识的迅速传播,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多元化发展,给予学生传播知识的全面性与权威性。
(二)教学方式生动,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配以模型、挂图、黑板、书本的教学道具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与说明,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而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从传统的死记硬背改变成了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与创造力。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决定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有限,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张。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化地传播知识,培养出基础厚、知识面广的全面人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速度快,知识量大而不乱,广泛而不偏的特点,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教材,具有易保存、直观等特点。而且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便于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作为教学的两个主体,在教学中他们分工明确,教师要在既定的目标下完成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而学生则要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成为一个好的接受者。那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大多教师存在授人以渔的观念,教师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要角色。不难理解在这样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基本的形式采取满堂灌,而学生在教师的授课中,角色相对次要,也就导致整个教学活动难以适应知识的更新,信息的量变,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师的教学任务由简单的传授,转变成了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一改以往光讲理论、讲书本的方法,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推进教学进程。所以在新时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更新观念,双方主动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元素,形成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手段,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任务也就主动地转变成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自觉地完成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配合。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创新的原动力。我们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非常浓厚,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趣味性、娱乐性等魅力,来吸引、引导学生。正如我们常说的“打铁要趁热”。不能让学生在没有兴趣之后再来想办法,在选择教学软件时要注意操作难度、内容等要适当。
(三)提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即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方法,通过一些手段去了解、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可以把学习的目标、任务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学生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从而受到启发,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和延伸,形成自己特有的东西。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只能以学生“做”为主,注意“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笔者赞同有些人的观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在课堂上一句话都不说。”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学习中的合作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严重不均衡,合作学习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如班级聊天室、QQ、BBS等工具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学习中,让学生带动学生,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聪颖而出,积极思考。
(五)时刻进行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是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不断审查自己,进而培养自己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对广大教师谈到:“如果学生不理解某种知识,如果他的思维犹如笼中之鸟无援地颤抖着,那就请你们留意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对教师而言,反思极为重要,只有对自己的行为深刻反思,才能使教学水平更进一步。教师应多学习,多思考,可以通过撰写教学日志、博客、教学随笔等形式来反省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可以用BBS论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看法、观点积极思考,总结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紧扣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资源建设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教学媒体与学生认知规律之间的关系;教材的支撑作用与媒体的辅助性之间的关系;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克服和纠正一些意识偏差和操作缺陷,用好、用实、用活和用巧现代信息技术。
作业认真,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