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论文一篇截止日期 : 2017-01-05
作业要求 :
【第三次校本研修成果布置】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实践,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论文,不可与第一次和第二次提交的校本研修成果内容雷同,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姓名/区县。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
2.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之前提交。
发布者 :朱芸
提交者:学员鲁二歌 所属单位:高新区皇台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24 浏览数( 0 )
【校本研修成果】
鲁二歌/高新区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视听效果好、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教师所青睐。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显出了它的优越性:
一、激发了学生主动探讨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把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
例如教学《瀑布》时,课前导入时我先播放一段有关瀑布的视频,一下子把孩子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另外直观、形象的画面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到了瀑布边上,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语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课程,最能体现人文关怀,在一个倡导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时代,我们应该提供促进个性发展和学习的环境。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可谓为学生提供了这一契机,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直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处在协作、会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提供信息,自由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
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适量、适当的原则。有一些教育者夸大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性手段的作用,一味的追求,盲目地认为优质课少不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用信息技术才能体现出老师的现代性。这势必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产生了许多误区。在此提出两点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用信息技术图解文本形象,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依赖思想,阻碍了学生的想象、创新空间。
语文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体验作者的感情,丰富作品的想像。利用信息技术将文本转化为图像,学语言变成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地位本末倒置。
语文课程被信息技术完全占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工具的利用程度及方式取决于课程本身,取决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而很多课堂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有时候会喧宾夺主,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变换画面。整堂课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漂亮的图片所吸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动感、有趣的画面,而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朗读感悟早已置之一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地位颠倒了。
例如我在教学《这条小鱼在乎》中,我都出现了被课件牵着走的情形,下课了,发现净是在摆弄课件,而忽略了课文优美语句的欣赏品悟和朗读了。
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应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努力研究,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使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展现,促使其健康发展,让语文课堂因为有了语文味而使两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