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三】 作业周期 : 2016-12-302017-01-16

作业要求 :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其中之一上传:
    1、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制作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微课,请上传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等相关附件。
    2、 请提交一份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具体教学案例,上传案例应包括“PPT课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尤其是要体现出信息技术对于该课例的技术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
    3、标题必须为【校本研修成果三】+姓名+工作坊名称


发布者 :牛玉辉

【校本研修成果三】

提交者:学员王二会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卫东区蒲城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10 09:26:48    浏览数( 0 )

【校本研修成果三】/王二会/小学数学3坊/4组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比的意义,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48-P49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已学过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的意义”。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我们的飞天梦。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教师:杨利伟叔叔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宽10㎝。比较这面国旗的长和宽,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这就是“比”。(板书课题:比)

【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①教师:这种数量关系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那么,10÷15又可以怎么表示呢?这种数量关系可以怎么说呢?

②教师:都是长与宽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是15比10,另一个是10比15呢?

 = 3 \* GB3 教师:由此可见,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是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 4 \* GB3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量进行比较除了长、宽的长度这类,其实还有许多情况都可以进行比较。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①(出示课件)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③学生汇报。

④教师:你能用比来表示吗?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 5 \* GB3 当两个数具备相除关系时,我们就可以用比来表示。比如:3÷4

3、归纳比的意义

①教师:刚才我们都是通过两个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意义。(补充板书:比的意义)

②出示比的意义,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在比较分析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比”和除法的联系,加深对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意义的理解,对比的概念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自学比的读写法和比的各部分名称

1、教师:关于“比”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2、教师:我把大家想了解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自学卡,带着这些问题自学一下,学完后和同桌讨论交流。(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

4、想一想: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比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探究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小组合作探究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①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那么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

②小组讨论。

③学生汇报,完成表格。

 = 4 \* GB3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2、辨析、比较,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

教师:各类比赛中的比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一样吗?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1、根据条件写比。

根据下列条件你能写出哪些比?

(1)我们班有男生10人,女生14人。

(2)王老师今年35岁,小明今年12岁。

2、快乐练习。

小亮的身高是155cm,他表妹的身高是1m。

小亮和他表妹的身高比是(      )。

3、完成“做一做”。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  ),比值是(   );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小敏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比例打下基础。

4、快乐练习。

0.2︰0.6  = (    )    3 ︰(    )= 24    (   )︰ 8 = 0.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欣赏比,享受数学美。

1、介绍黄金比。

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黄金比”---a︰b≈0.618︰1时,会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所以,“黄金比”历来为建筑师、画家等所推崇。(如:五角星、 希腊的巴台农神庙建筑、断臂美神维纳斯的雕像等都留下了“黄金比”的痕迹。)

2、介绍人体中的比。

身高与胸围长度之比约是2︰1。

人的脚长与身高之比约是1︰7。

人的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约是13︰1 。

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之比约是1︰1。

拳头滚动一周与脚的长度之比约是1︰1。

成年人头的长度与身高之比大约是1︰7。

【设计意图】恰当地运用网络资源,不仅让学生深化了比的认识及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

五、畅谈感想。

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理顺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内容,反思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10比15记作1015

10︰15=10÷15=

10︰15可以写成 读作“1015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是采取了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注重了学生观察、类比、分析、概括和自学等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我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比的意义实际是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所以设计时我以“‘神舟’五号升空”系列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先引导学生从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入手,通过典型例子的独立解答和讲解,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比就是表示两个数相除,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然后,通过学生的观察、自学、思考、回忆、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一教学理念也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在处理比与除法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课前为学生设计了比较的表格让先学生自己填写自再分组讨论,使同学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了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像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对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强调的还不够,使学生的对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的感悟不深刻;还有因为时间原因,练习内容包括课堂总结和延伸处理得比较粗糙,应该让学生说出自己能得到哪些信息。老师牵的还是过紧,过多过细的引导使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结论,而没有真正让学生经历一个思考探究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也就没有真正得到锻炼,学生的主体性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总之,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1-19 09:25:5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