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三】小学数学工作1坊截止日期 : 2017-01-23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成果作业完成中的心得,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实践反思或总结,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需要设置为“【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三】+姓名/工作坊名称”。  
2、要求原创,否则本次作业视为不合格,并将作业退回重新提交。
3、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word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内提交。)
4、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30日,请各位学员老师在提交截止前完成作业。过期提交的作业将不再批阅,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本人负责。

发布者 :耿会娜

【校本研修成果三】小学数学工作1坊

提交者:学员李晓慧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17    浏览数( 2 ) 【推荐】

                                                 【校本研修成果三】李晓慧/小学数学工作1坊

此文系本人获省二等将的论文,严禁抄袭!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而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又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这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以我们现在的课堂为例,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做为一线教师,通过教学尝试已经认识到多媒体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精彩之处,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弥补了常规课堂的不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导入要寓趣味于其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去,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大多数的学科常规教学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概念的理解,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利用图文并茂、信息量大、动态感强等这些优点,弥补了常规课堂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初学《年月日》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我们常过的节日图片,如国庆节、植树节、儿童节,可以给学生留下生动、逼真及深刻的印象。又比如语文课在讲《》时,可以播放影片《红岩》中有关小萝卜头的视频,让学生在被小萝卜头的精神感动的同时,更深入地去体会小萝卜头对自由的渴望。

多媒体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得更直观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展示数学所蕴涵着的美,这是老师们靠一枝笔、一张嘴无法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的魅力。

二、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在老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缺少一定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些问题,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课堂效率也低。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工作,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数学或语文学科当中最简单的练习巩固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即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有趣复习巩固新识,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利用文字的闪动、图像的缩放、颜色的变幻、过程的展示等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使得加大教学密度成为可能,40分钟的课堂时空好象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让生动有趣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扬帆

在恰当时机若能使用恰当的方式给学生以正面的评价,就会深入人心。在现在的常规课堂上,口头上的赞扬,学生及教师都会出现倦怠现象。如何去鼓励学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去观察发现,仔细的研究与思考,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而多媒体各种各样灵活、巧妙的评价方式,如答对了电脑会鼓励学生“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这样利用美丽的图像形象的动画,悦耳的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外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此同时,由于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在这样的信息海洋中自由地遨游、探索,并对所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的加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符合21世纪需求的新型人材。

做为一线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多媒体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它不仅活跃了40分钟的课堂,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在高兴之余,也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注意,千万不要用多媒体全面代替教师的讲解。多媒体毕竟为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更是主导。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时一定要理性思考,合理利用,不要为了走捷径,出现简单模仿、机械照搬的现象,或者在制作课件时过于花哨,有可能会造成自己当堂操作的手忙脚乱,或者出现“喧宾夺主”现象,这样不仅导致课堂的“混乱”,还影响知识的传授。希望教师们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让其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的好帮手。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