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研修成果三】小学数学工作1坊截止日期 : 2017-01-23

作业要求 :结合线上学习和校本成果作业完成中的心得,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相关的实践反思或总结,建议在word文档中编辑好后复制粘贴到编辑框内。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温馨提示:
1、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需要设置为“【校本研修成果作业三】+姓名/工作坊名称”。  
2、要求原创,否则本次作业视为不合格,并将作业退回重新提交。
3、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word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内提交。)
4、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30日,请各位学员老师在提交截止前完成作业。过期提交的作业将不再批阅,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本人负责。

发布者 :耿会娜

【校本研修成果三】小学数学工作1坊

提交者:学员贾弘宁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17    浏览数( 2 )

【校本研修成果三】

贾弘宁/小学数学工作1坊

浅谈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搞花架子,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工具对象,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下面浅谈几点我的看法:

     1、教师应主动的积极的提高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态度。

   面对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应深刻意识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驾御信息技术,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具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运送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并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数字化教育。 
   2、分析理解教材内容,课件的使用要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充实和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同时补充教材中的不足。多媒体课件这时就要发挥作用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夯实基础知识并补充与所学知识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充实了教材知识又提升了教材知识。
     3、满足学生需求,最大限度的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
          每一个人处于生活当中,都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以多媒体与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4、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就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课堂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其欲望。
         例如,我在讲授《奇妙的自选图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绘制自选图形,填充颜色,组合和叠放次序的相关知识,我设计制作了“自选图形学习网站”,创设情境完成以上相关知识的学习。
    5、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教学,只有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尽管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而那些抽象的知识,只靠一张嘴很难表达清楚,学生听的也是一知半解,既浪费了时间,也累坏了师生。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既限制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充,也限制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现在,借用一下多媒体网络资料就会把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数学中圆锥曲线的定义比较抽象,相对学生而言是学生较难系统掌握的。但是利用实物动画模型能有效理清抽象概念前因后果的本质关系,初学者理解起来既不会感到抽象空洞,也容易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所学内容,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大了课堂信息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6、不仅要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在教学设计时,整合的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更要包括能力、素质等方面。敏锐的思维、坚定的意志、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渊博的知识一样是现代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们理应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老师评语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