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请您就自己所上过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的得与失做一个小结分享截止日期 : 2017-01-10

作业要求 :

作业要求:

在网络教学的环境中,我们只有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小语教学才能实现知识型, 智能型, 教育型目标的完美整合,使教学目标更加开放,学习方法更加丰富,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理解能力更加透彻,才会使抽象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可是我们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全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留下很多遗憾,请您就自己所上过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的得与失做一个小结分享。

注意事项:

1.要求原创,拒绝雷同。字数不少于500字。

2.为方便批改,请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3.为了不影响学员的考核成绩,请在截止日期(2017年110日)之前提交。

发布者 :朱芸

【研修作业】请您就自己所上过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的得与失做一个小结分享

提交者:学员朱彩红    所属单位:高新区皇台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24    浏览数( 0 )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课的得与失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支点,对于教师教育研究者而言,它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有利有弊,我们要分清利弊,趋利避害,客观遵守信息技术运用的原则。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这不仅因为它与课程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还在于这种整合,能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并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强烈呼吁下,这种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程中,不仅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而且需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欲望出发,主动去获取语文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灵活地把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图象、声音、影视等方式传达,改变传统的单一一本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获得有效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与兴趣结缘。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主动参与性活动为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意义

协作式学习是一种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的一种教学策略。协作式学习最能体现是网络特性的交互性,它引导学生交流合作,对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深化,较好的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它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充分发挥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让语文教学脱离才传统的授课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用信息技术整合后的课文课程,能有效的体现出协作学习的优势,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3、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生成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传统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在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具有超文本的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重视信息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重视积累和语感,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探究。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程,使得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能力就可以相应地提高了。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能存在的问题

1、网络信息的富足,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感召下,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信息技术查找资料,面对海量的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搜集到所需材料。他们往往要么漫无目的,要么无从下手,加上中小学生抑制力不强,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学生在上网查资料的时候容易被一些其他内容影响,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高。网络信息富足,发达的网络在给我们提供丰富资料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效果,有些长期接触网络,助长了一些惰性和取巧的心理,他们不是科学的运用资料去化为自己所学的知识,而是直接盗用剽窃其他人作品。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学生上网时给予一定的科学指导,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资料,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与教学目标、主题相关的问题专题性研究,目标明确,学习效率更高。另外,对别人的作品,要努力研读鉴赏,对好的句子允许适当的引用和借鉴,在借鉴和欣赏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2、滥用多媒体技术削弱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它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感受品味语言,结合自己知识、经验、情感,尽情发挥想象,就会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象,由于思维具有多向性,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不同,因而理解想象都不同,但是过多和随便使用多媒体,过分追求形象性会取代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则使学生造成思维定向,想象力受到压制,无法充分展开想象。这样的语文课则变成了美术欣赏课或电影课了。

从语文学科的特性来看,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意的工具,高中语文新课程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表达与交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语文教学更要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使学生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中达成共识完成合作。如果老师没有用有限的时间用于情感交流,而且各自忙于媒体打交道,人机对话代替了人际交流,损耗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

投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验,对语文教师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既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又要切切实实做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做出一点一滴的探索;既要语文教学教改上勇于开拓创新,又要潜心学习老一代语文教育家们的宝贵经验;既要了解信息技术,又要用更高的标准重新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的精髓,广泛积累经验为课程信息化做贡献.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