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7-01-08

作业要求 :

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其中之一上传:

    1.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制作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微课,请上传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等相关附件。

    2. 请提交一份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具体教学案例,上传案例应包括“PPT课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尤其是要体现出信息技术对于该课例的技术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


发布者 :李要玲

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刘超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新城区闫庄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03    浏览数( 0 )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2017.1.6)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

 

课题

反比例

设计者

刘超

来源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46~48

设计时间

20163

录制方式

手机+白板

时长

8

设计理念

   数学新课程的学生观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本课设计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首先通过对正比例的复习,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揭示课题,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接着运用反比例的知识,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反比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反比例,能体会函数思想。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难点和关键

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3.关键:认真分析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教学方法

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讲解

设计意图

导入

1)分

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2.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1)相关联的量(2)比值一定

 

巩固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过程

6)分

1.课件出示

1                                                 师:在表1和表2中,有哪几个变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表1和表2中的关系相同吗?                            

生:表1的两个变量(长和宽),积相等都是24。表2的两个变量(长和宽),和相等都是12                          

 2.课件出示

2

 师:表中有哪几种量?时间是怎样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两个相对应数的乘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                  生: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时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时间随着速度的减少而增加,在变化过程中,速度和时间的积总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时,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                               

 师:速度x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这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通过观察图表和表格,引导学生借助表和图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小结

1)分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

反比例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正比例的意义导入反比例

  2.探究新知:用微课学习反比例的意义

  3.巩固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课后思考: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异同?

课后反思

 本微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内容,时长8分钟,主要通过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理解和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并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直观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我觉得让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还是不够,没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师扶着走,感觉有点放不开。2.在提问方面,过多照顾了学习较好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困生知识的拓展训练太少,要多关注全体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探索,自己去提问,自己去发现,我想,这样的教学,才是我所想要的教学效果,也才是更深一个层次的教学,更专业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现在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上,再来一些变化,更加放手让学生做,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