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7-01-08
作业要求 :
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自选其中之一上传:
1.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制作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相关的微课,请上传微课视频、微课教学设计等相关附件。
2. 请提交一份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具体教学案例,上传案例应包括“PPT课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尤其是要体现出信息技术对于该课例的技术支持和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支持。
发布者 :李要玲
提交者:学员贾占芳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新城区周庄小学 提交时间: 2017-01-03 浏览数( 0 ) 【推荐】
苏 教 版 三 年 级 上 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2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4题。设计思路:
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不感兴趣,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把学生带入一种探究的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与学生亲切的交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情境中,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很平实又高效。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唤醒学生记忆,为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铺垫。公式的探索过程没有直接揭示,而是在有序有层次的活动中逐步让学生发现方法,自己归纳得到的。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比较交流深化了认识,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过程。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练习、集体交流而获得,但这样的学习缺乏一种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一味的教,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出示探究提纲,提供了两组小棒,让学生动手围一个长方形,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找出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理清算理,体现了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发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不同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若干,正方形手帕,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到操场打打篮球,既让我们锻炼了身体,又使我们心情舒畅,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
2、提出问题:(出示例题的主题图)大家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求出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
(一)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师:这个篮球场是什么形状?你知道它的周长是指什么吗?伸出手指指一指是哪几条边?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1、小组合作
师出示提纲:
(1)取两种规格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个长方形操场。
(2)移动小棒,独立思考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想好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把你的计算方法记录下来。
(4)比一比看哪组同学思维敏捷,想出的方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好,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生展台前展示长方形拆成四条边又合并起来的过程,出示学生的不同算法。
① 28+15+28+15=86(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② 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③ 28+15=43(米)
43×2=86(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归纳总结
(1)师: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发现求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的方法,那么你理解这些算法的相互联系吗?(学生回答)
总结:不管怎样列式,求出的都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2)师:有这么多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每一种方法都很棒,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单呢?
引出 :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师:刚刚我们探讨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现在老师有一个正方形手帕,请大家再想想它的周长该怎么算呢?
2、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小组交流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试一试”)
3、反馈交流。
25+25+25+25=100(厘米)
25×4=10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提问:谁能给大家说说两种算法的联系?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
总结: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仍然是求四条边之和。
三、巩固深化
1、龟兔赛跑第二季
(1)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兔子失败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气,就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一天,在遥远的森林里,动物们又举行了一次龟兔赛跑。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猴子宣布比赛路线。说:“请运动员小兔沿赛道1跑一圈,运动员乌龟沿赛道2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乌龟的长!”
(2)利用今天所学,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兔子和乌龟赛跑的路程吧!
学生分组练习,女生算兔子的路程,男生算乌龟的路程。
得出结论: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各需要知道什么?先量一量,再计算。
测量并计算课本封面、练习本的周长。
3、教材第42页“想想做做”第3-4题。
(1)要求小华跑了多少米和所需铝合金材料的长度实际上就是求的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求周长需要什么条件呢?(长方形需要知道长和宽,正方形需要知道边长)
(3)那么大家自己列式解答吧。
4、一块长方形花圃,其中一面靠墙(如下图),准备用栏杆把它围起来,共需要多少米长的栏杆?
四、课堂总结
师:请同学们想想: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简短的话告诉大家吗?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教学反思】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本节课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这样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新课伊始,师生在轻松的交谈中导入例题的主题图,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提出问题,学生能提高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很自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中。
课中教师给学生一个探索的空间,在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先自己尝试算算。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自己来选一选,感悟哪一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好。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有个性的过程,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练习环节,教师注重了练习的层次性,同时也兼顾了应用的多样性。首先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二层次是周长概念和算法的理解,让学生能辨别对错;第三层次是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灵活运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不同程度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境界,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令其主动地去探求寻觅宝石(知识)。课堂无法做到完美,但只要把一些学习理念、学习方法落实到细节处,那必定是有效的课堂。
重难点突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