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研修作业】小学美术坊截止日期 : 2017-01-20

作业要求 :

研修作业:

      请结合本次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就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完成一篇微课教学设计,要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体现信息技术应用提升。

补充说明:

  1.微课教学设计要结合个人课堂教学实际,可以结合本学科教学实践或者根据所选课程,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字数不少于300字。作业提交标题【研修作业】小学美术坊+姓名。

  2.结合本次培训的具体要求,在培训期间,不断学习,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3.个人作业内容必须原创,不得雷同,如果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作业要复制粘贴在编辑框内。

5.请于2017120前提交完毕。

温馨提示:本次作业和研修活动属于一系列活动,目的为研修后期的微课大赛做热身。我们鼓励原创。作业完成质量及各项活动参与情况是推荐优秀学员的重要评价标准。


发布者 :王毅辉

【研修作业】小学美术坊

提交者:学员王万辉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湛河区荆山蒙古族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28    浏览数( 11 ) 【推荐】

【研修作业】小学美术坊 王万辉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授课教师:王万辉
知识点来源  □学科:美术   □年级:五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绘画  设计思路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分析总结透视现象,教师指导讲解透视现象中的美术术语,欣赏世界名画中透视现象的运用,教师引导示范如何表现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设计  项    目  内 容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研究,认识自然生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通过教师讲解掌握视平线、消失点等透视专业术语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场景或场景图片。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透视和相关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具有较强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若干。 3. 示范用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法和学法  教法: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引导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图片,同学们,这些图片漂亮吗?喜欢吗?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啊?  2、观察景物图片都有些什么特征?分析这些图片,看道路、树木、近处、远处有什么变化,说说你的感受。 (总结:路面,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路两旁物象近长远短、近疏远密、近大远小,天空近宽远窄大小等。)  3、生活中你还见过这种现象吗?你想用你的笔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学生讨论)   (1)我们天天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如果要同学们画出来,在纸上怎样表现呢?  (2)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讨论这个问题。二、新授  1.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讲解解决透视术语。  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①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②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③视平线:视平线就是与观察者视线平行的水平线。  ④消失点(视点):消失点在视平线上。当人眼看物体的视角缩小为0度时,形体就缩小为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消失点。  (教材中北京颐和园长廊图中长廊两面的柱子向远方不断缩小,最终两面的柱子都缩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消失点。引导学生在教材中的前两幅图片上画一画,找出视平线和消失点。)    2.学生操作训练:根据图片找视平线、消失点。  霍贝玛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这张画的构思独特,画中乡间小路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的乐观情绪。他的画是透视现象的典型代表。师生共同找出这幅画的视平线和视点。(幻灯片示图,稍作讲解)   3.教师讲解、示范、总结透视画法步骤。   ①先找消失点,画出视平线。  ②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③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三、欣赏大师们的画。  注意观察里面的透视现象。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迪尔克.鲍茨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雅典学院》,梵高的《夜间咖啡馆》,乔治*德*基里科的《忧郁神秘的街道》    四、艺术实践,老师指导  运用所学透视知识,根据图片或在教室、校园里找一处场景写生,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五、教师小结、作业展评  看谁画的作品表现的空间效果好,线条运用流畅自然

老师评语

设计合理,切实可行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