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 :初中语文1坊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2-29
作业要求 :
初中语文1坊作业
结合本次学习成果和教学实际,提交一篇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①教学设计应体现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如运用视频、微课等)。要求原创,谢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②教学设计直接粘贴在答题框内。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③作业截止日期:12月29日。
④标题要求:个人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名称
温馨提示:
1.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2.提交作业后辅导老师未批阅或被批为不合格时,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学员可以重新编辑提交作业。
3.防止网络拥堵造成作业提交失败,建议学员先在word文档中完成作业后再复制粘贴到平台编辑框中,不要上传附件,否则视为不合格。
发布者 :王鹏
发布者 :王鹏
提交者:学员赵湘萍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第十三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14 浏览数( 7 )
初中语文1坊研修作业
赵湘萍 初中语文工作1坊5组
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台阶》
一、教材分析
《台阶》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有些低人一等,为了得到他人尊重而造一个高台阶的故事。为了这个目标,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付出很多,充满艰辛,最后造了一个九级台阶。台阶增高了,父亲却老了。故事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父亲的形象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学生分析
作为初二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说也有了初步了解。在情感认知方面和辨识能力方面初步完善,本文经过提前预习,对于内容的掌握应该没有问题,对于人物的了解也能有初步的认知。《台阶》立意新鲜,情节朴素感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社会背景以及父亲的形象意蕴问题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城市学校,生活背景不同,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另外,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完成生字词练习。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父亲”的典型人物形象,学习父亲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
4、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四、教学环境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3、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⑴、在讲授《台阶》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
首先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时,播放歌曲营造新课氛围。然后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学习。接着利用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然后利用投影进行检查预习,介绍作者,完成生字词教学,这样的练习比较直观,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⑵、整体感知课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了解小说故事情节。将父亲造屋的经历通过“阶梯式”文字展示出来,形成形象生动的效果。
⑶、问题探究时,通过展示对六个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把握文章意蕴,问题一直投影在屏幕上,学生的印象更清晰,注意力更集中,不至于心有旁骛。
⑷、把握理解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初步了解父亲的特点后,在屏幕上投影具体语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父亲形象。可以先把学生的答案总结归纳后,再通过投影进行确认,起到巩固认知的作用。挖掘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投影展示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巩固认知。
总结课文后展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配合着歌颂父亲的歌曲,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六、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刘和刚演唱的歌曲《父亲》营造新课氛围。然后展示一组台阶图片,导入新课 做好上课准备,进入学习状态中,并通过欣赏体验到父亲的魄力和父爱的深厚的音频歌曲《父亲》和一组图关于台阶的图片
2、明确学习目标。
老师诵读教学目标,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 认真聆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何和学习重点 文字展示,重点用粗体或红体字
3、检查预习,积累生字词
讲课文重点字词采用练习题的形式学习,先提问,再展示答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展示预习效果,然后让他们齐读答案,巩固认知 采用动画设计,先展示字词,然后展示答案
4、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介绍作者,让城市孩子了解到课文的写作背景,消除城乡认知的隔膜,更好理解课文。让学生诵读课文,并涉及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醒学生学习时,要带着问题,以便集中注意力。设计巧妙的问题,将小说的情节这一知识点展示出来。设计问题比较浅显,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学习作者,了解作者,以便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阅读课文,标出重点字词,另外划分课文层次,对故事情节有初步的了解。看投影,带着问题去思考,理解。并通过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幻灯片展示,作者的图像,文字介绍作品。另外各种问题的设计,通过动画切入方式,展示答案
5、问题探究,研读课文
①、设计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情节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理解。
②、要由浅入深,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做出标记,并做出一些引导,在投影上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造屋的原因,务必结合当地的民风,造物的过程要结合细节描写,将人物的艰苦创业展示出来完成本文的深入理解。达成小说“情节”“环境”两要素的学习目标。
③、结合投影上的问题,挖掘文章的意蕴,具体分析情节的变化,具体造屋的过程,理解造屋的艰苦,明白人物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通过回答问题,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④、幻灯片展示,问题以文字形式出现,很多问题采用艺术字体,答案采用动画切入展示
6、把握理解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①、首先,让学生再回顾父亲造屋的全过程,主要针对父亲的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进行分析,探讨。特别是一些细节描写要注意,比如父亲造屋完成后的细节描写,那种心愿完成后的神态与环境融合的巧妙之处。
②、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环境特点去理解人物,以便更深刻地晚觉人物的特点。
③、最后让学生完全理解做中心的人物形象。根据投影上的提示,结合自身体验,分析人物的特点,无必要联系当时的环境和生活背景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理想和品质,学会站在作者角度上思考问题。 通过幻灯片展示、结合图片进行。
7、拓展延伸,加深学生情感体验,布置作业
拓展开来,将文章中“父亲”的形象延伸到课文外,体现出其形象的典型代表性。加深同学们对父亲的情感体验,对农村艰苦环境的认知,实现作者的做作初衷。实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仔细聆听歌曲,认真欣赏著名油画《父亲》,观看画中人物的皱纹、肤色和神情。播放音频音乐、全屏展示油画作品
七、教学特色
这次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如何结合信息化技术构思课文,设计目标主要是由浅入深,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课文,针对每个环节,都设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比如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都能够采用不同的设计,要么以老师讲述为主,要么以学生的研讨交流为主,老师和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其间多媒体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避免老师的重复工作,也起到了提醒重点、启发难点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去针对问题进行思考、研讨、展示、巩固,使得教与学都有体现的机会,避免了顾此失彼、此消彼长的局面。
本教学设计通过动画显示,让学生有了直观的印象,更好地启发他们去思考,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不会限制他们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频视频图片等信息资料,也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
教学目标制定恰当,教学流程清晰有序,环环相扣,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重点和板书没在教案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