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初中语文1坊研修作业截止日期 : 2016-12-29

作业要求 :

初中语文1坊作业

      结合本次学习成果和教学实际,提交一篇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①教学设计应体现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如运用视频、微课等)。要求原创,谢绝雷同。字数不少于300字。

②教学设计直接粘贴在答题框内。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③作业截止日期:1229日。

④标题要求:个人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名称

温馨提示:

     1.务必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

     2.提交作业后辅导老师未批阅或被批为不合格时,在作业的截止提交日期之前,学员可以重新编辑提交作业。

     3.防止网络拥堵造成作业提交失败,建议学员先在word文档中完成作业后再复制粘贴到平台编辑框中,不要上传附件,否则视为不合格。

                                       发布者 :王鹏

 

 

 

发布者 :王鹏

初中语文1坊研修作业

提交者:学员杨萍萍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第九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14    浏览数( 0 )

个人研修作业/杨萍萍/初中语文1坊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诵读:品读小说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理解: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感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深刻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幻灯片出示)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读准生字音。(幻灯片出示生字)

给划线的字注音:

拮据    煞白   撬开   

牡蛎    褴褛   栈桥

解释词语:

张皇:慌张。

狼狈:形容受窘的样子。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莫名其妙:没法说出其中的奥妙。

 三、初读课文——“称呼”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

学生找,(幻灯片出示):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些称呼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称呼于勒的?

2、学生讨论:

请同学根据于勒的简历,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与行为标注出来。

3、明确:

 占钱——撵

赔钱——盼

  有钱——赞

  没钱——躲

4、教师小结情节。(教师板书)

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

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幻灯片出示对联)

5、学生试拟横批,明确文章主题。

参考:人不如钱/金钱至上/世态炎凉

四、精读课文——“人物形象”

研读赏析,分析人物写法,感知人物形象(幻灯片出示)

   1、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然后我们来概括:

我认识了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现),运用了------------------(描写方法)。

示例: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

2、菲利普、菲利普夫人

爱慕虚荣、贪婪自私、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资本主义社会中典型的小市民阶层(主要人物)

3、于勒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败者和受害者(线索人物)

4、“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见证人物)

“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幻灯片出示)

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

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见证整个故事的发展。在我的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

五、拓展延伸——金钱观

1、你如何看待本文的几个人物?

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2、你如何看待金钱?

3、探究文章的主题。(幻灯片出示)

思考:菲利普夫妇是可笑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对于亲兄弟于勒,本来应该是互相帮助,和和睦睦,共渡难关才对。但他们展示给人们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请同学们想一想,形成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主题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同时,寄予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

课堂练习

1、 语言练习(幻灯片出示)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___;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____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

2、 环境描写(幻灯片出示)

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课外练笔(幻灯片出示)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对话?请你抓住人物特征,展开想象,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

结束语

与于勒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谐,充满了关爱,让我们共同沐浴爱的阳光,让爱的春风吹遍全世界,温暖全人类!让世界充满爱吧!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