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工作坊作业】——小学语文工作2坊截止日期 : 2017-01-16

作业要求 :

作业标题 :【工作坊作业】小学语文工作2

作业要求 :

结合本次学习成果和教学实际,提交一篇本学科的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教学设计。

要求:
1.
原创,如有改编,要达到修改率70%
标题要求:个人研修作业/姓名/工作坊名称
2.不可抄袭网络和平台其他学员的作业。
3.
要按作业内容提交,不要提交心得,体会等。

4..教学设计直接粘贴在答题框内。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
5.
作业不满意,在没有被组长批阅的同时可以重新提交就可以覆盖原来的作业。也可以组长批阅不合格情况下重新提交。

6. 截止日期 : 2017-01-16

 

发布者 :刘会丽

【工作坊作业】——小学语文工作2坊

提交者:学员郗培娴    所属单位:平顶山市新华区继红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2-11    浏览数( 7 ) 【推荐】

【个人研修作业】郗培娴/小学语文工作2坊                                                                                                                                                                      

《松鼠和松果》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

二、 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三、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

出示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

   松鼠和松果

  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谜底:

   松鼠。           

观图答:

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

  1、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

    高兴──动脑──担心──快乐。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时指导。)

  4、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5、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

  6、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

  发表看法。

  先练读,再汇报交流(要求读出各段相应的感情)。

  答:光吃不种以后一棵松树也没有了,也就没有吃的了。    

  带着感情、表情和动作齐读课文。

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增加直观效果。

 投影显示贴图使观看清楚。

  学生读时放录音配乐,学生兴趣更高。   

三、案例反思

老师评语

教学设计新颖,关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完整,重难点把握准确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