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创设情境,师生并行,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2016-12-19  发布者:杨晓辉  浏览数( -)

      利用微课,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理解课文内容。生活在江南一带的人们很难得看到大雪,尤其是像《沁园春•雪》中所描述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一望无际,惟余莽莽的场景。 
      教师先布置好预习作业,让学生寻找相关场景的图片或视频,组内先作小展示,选出最富有创意的作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做成小微课,再配上学生的朗诵音频,这样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了白雪皑皑的壮阔美景,而且在寻找素材与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充分领悟了毛泽东主席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腔豪情的气势。课堂也在无形中拓展开来,灵动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说明性较强的课文,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旅鼠之谜》等之类学生不了解、不熟悉的一些人、事、景。这时用微课来介入教学环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学生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以及“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等不是很了解,有些像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时教师先让学生绘出赵州桥的图画,然后利 用微课对一些图片进行纠错和联展,可能会更直观地体现出赵州桥的特点,这样学生印象会更深刻,从而能进一步理解说文明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很多学生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明白园林的布置及其述特征。如果播放园林的介绍片,则时间过长,因而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这时如果教师适当撷取一些照片,制作成一个十分钟以内的《苏州园林》的微课,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如果时间允许,当然这一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来参与创作。 
      学生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园林图画视频,一边从文中寻找相关场景,研究它们的布局、色彩、搭配、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园林景色的实体感受,又经过分析、解说等过程,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苏州园林画意美的特点,领略了设计者及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