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7-01-09

作业要求 :作业标题:题目自拟
考核要求: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达到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请在“实践研修成果”栏目中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由班级辅导教师进行评阅。(必须体现信息技术方面,建议做微课)
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资源,提交信息技术应用成果1篇(可以是以下任意1个:教学课件、微课程)。
要求:
1.题目要求:资源类别+资源题目  
如:
      教学课件——《XXX》课件
      微课程——《XXX》微课
2.内容要求
教学课件:适当排版,课件标明作者+课件题目。
微课程:时长5—10分钟为宜,视频名称需标明作者+微课题目
备注:
(1).教学课件可以以附件方式进行提交,附件大小不能超过10兆
(2).微课程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功能进行提交即可,5-10分钟为易 

发布者 :项目组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王贵钊    所属单位:通江县涪阳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16-11-22    浏览数( 0 )

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好信息技术

                                                                                                                                                                             通江县涪阳中学    王贵钊

信息技术做为一门新兴技术,已经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特别是随着网络教学的兴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学科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做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新时代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信息技术,让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培养更多技能型、专业型人才。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而言,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这时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新的教学情景的设置,新课的巧妙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我在进行《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的教学时,考虑到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怕学生感到难,于是我精心制作了一份课件,在课件的开头以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和神秘中探索如何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作品。  

    二、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会自己尝试制作一些作品。老师在布置任务时最好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由浅入深,学生就能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个个孤立的素材制作成一幅完美的作品。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三、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通过多媒体给大家演示数学学科中的图象、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的图像变化及旋转,让学生从静态进入动态,更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我从最简单的一根线段到一个图形,再到一幅图画,如何让它动起来,这样循序渐进给学生演示动画的制作,让他们由易至难,学会了动画的制作。 

    四、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传统的教学一般只有教师的参与,学生很少主动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设问题,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五、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辅助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例如在算法与设计的教学中,如果没有计算机的话那么算法程序的教学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借助多媒体进行本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算法语言写得是否正确,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知识竞赛、兴趣小组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想,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与交流。  

    生活因网络而变得精彩,学习因信息技术而变得更轻松。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注入了旺盛的活力,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在学科教学中。

老师评语

附件

  • 《电子报刊的制作》.ppt下载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