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实践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 :实践研修成果截止日期 : 2017-01-09

作业要求 :作业标题:题目自拟
考核要求:  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达到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请在“实践研修成果”栏目中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由班级辅导教师进行评阅。(必须体现信息技术方面,建议做微课)
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资源,提交信息技术应用成果1篇(可以是以下任意1个:教学课件、微课程)。
要求:
1.题目要求:资源类别+资源题目  
如:
      教学课件——《XXX》课件
      微课程——《XXX》微课
2.内容要求
教学课件:适当排版,课件标明作者+课件题目。
微课程:时长5—10分钟为宜,视频名称需标明作者+微课题目
备注:
(1).教学课件可以以附件方式进行提交,附件大小不能超过10兆
(2).微课程可以通过“上传视频”功能进行提交即可,5-10分钟为易 

发布者 :项目组

实践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李雪华    所属单位:平昌县实验小学    提交时间: 2016-11-22    浏览数( 0 )

扣作者的语言文字(对三个场景的描写),感受村里人的缺水之苦、有水之乐,理解作者“惜水”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研读文字,体会作者“惜水”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口中“饿水”的含义,领会作者反衬的写法。

教学准备: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预设: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齐读)《水》。

二、整体感知。

1.         课文对水的描写集中在三个场景中,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三个场景?谁来说一说。可以打开课文。

2.         引导概括相机板书(排队担水  雨中洗澡  勺水纳凉)

三、自读感悟。

1、引导自读:同学们概括得很好。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三个场景,用心体会作者对水独特的情感。

明确自读要求: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关注那些描写生动的语句,可以把它画下来,感受比较深的可以在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四、对话交流。

1、引导交流:请停下笔。让你有感受的地方多吗?让我们来交流。发言的同学先读句子,再说感受。谁第一个来。

2、预设:

(1)教学 “排队担水”,感受缺水之苦。

A.        抓数量词体会。从“一个村子”体会到();从“十公里之外”体会到();从“一处”体会到();从“一个小时”体会到();从“一担”体会到()。

B.        结合语境想象。把你体会到不易读出来。

C.        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你会怎么说这句话?

(2)教学 “雨中洗澡”,感受有水之乐。

A.        抓关联词语“只有……才……”体会缺水之苦。

B.        抓“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吃雨水”“只是”体会有水之乐。

C.        朗读,感受“雨中洗澡”的痛快。

(3)教学“勺水纳凉”,进一步感受有水之乐。

A.        过渡:正因为尝尽了无水这苦,所以人们格外珍惜有水之乐。在“我”的记忆里,除了雨天,还有一样东西成了我们欢乐的源泉,知道是什么吗?

B.        出示: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C.        这幸福的一刻来了——出示挂图及文字,配乐引读4、5自然段。

D.       交流:你从哪里看到了权威?幸福?痛快?(从我们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看到了母亲的权威。从母亲的动作,我们的感受看到了幸福。从一勺水所带给“我”的快感看到了痛快。)

E.        对话第5自然段:明明是一勺水,为什么会像一条小溪流?怎么会听到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会什么感觉不到快?

F.        理解母亲的话:“你们真的饿坏了。”母亲为什么不这样说:“你们真的渴坏了?

3、总结并追问:作者到底是想告诉我们缺水之苦还是想表达有水之乐?

4、出示并理解:

我写这篇散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育人们珍惜水资源,更是想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乐观、向上。

                                  ——马朝虎

5、说话:我最想将这篇文章推荐给……

五、听写词语

(膝盖  一勺水  储水)并相机指导。

六、作业设计:

1.        观看电影《美丽的大脚》。

2.       了解我国缺水的状况,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一次深入的研究。

3.       阅读原文《饿水》,比较发现更多的精彩。

七、板书设计:

排队担水    苦

水         雨中洗澡    乐     珍惜

     勺水纳凉

老师评语

实践研修成果

最新实践研修成果

推荐实践研修成果

热门实践研修成果

热评实践研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