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学习日志 > 正文

谈谈高中语文阅读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的看法

2016-12-31  发布者:李仁直  浏览数( -)

   高中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以文体的不同为模块设计的,如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诗歌单元、戏剧单元、文艺评论单元、新闻单元等等,而每个单元选择的内容不一定来自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度,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把握本单元篇目的体裁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设置不同的问题,如教授小说单元时,就要了解小说的特点。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通过分析这三要素来把握小说的主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随着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来完成的,分析透了它们,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也迎刃而解。 教授诗歌单元时就要了解诗歌的体裁和特点,确定阅读时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阅读《氓》这首诗歌时,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物形象,二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第二、了解作者以及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有的放矢设置问题,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很好的理解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如在学习《湘夫人》时,如果我们不了解屈原的生平,不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会单纯的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我们了解了诗人的经历和追求,了解了时代背景,就会知道这不仅是一首爱情诗,而且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湘君对湘夫人的苦苦等待和痴恋,实际上蕴含着屈原对美政理想的执着追求。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我们围绕着湘夫人这个形象设置问题,如: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谁?他是个什么形象?依据在哪里?联系屈原的生平和经历,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吗?这样这首诗的形象、艺术特色、主题全包含在这几个问题里了。 
    第三、根据学生的学情,深入浅出设置问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行为下的有效教学。所以设置问题时应该循序渐进,深入浅出。

学习日志

最新学习日志

热评学习日志

热门学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