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发布者:张影 浏览数(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感悟诗歌表达的思乡愁绪
2、理解本诗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你们,离开过家吗?……那么谁能告诉我,第一次离开家是什么感觉?
生…….
师:也许,正如同学们所讲,我们刚离开家的时候,可能会庆幸没有了母亲的唠叨和父亲的呵斥,可是时间一久,我们就会体会到想家的滋味。那么,如果让你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离开家,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伤痛呢?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人那浓浓的思乡愁绪,一起来聆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
二、诵读诗文,感悟愁绪
(一)初读诗歌,感受愁绪
1、朗读:好,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诗歌朗读一遍,注意要感受一下诗歌所要传达的感情。……诗读完了。这是一首简短的现代诗,只有四个小节,文字很浅显,大家都能读懂吗?
2、感受愁绪:那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乡愁?
生:……思乡的愁绪
师:那同学们读出愁绪了吗?..... 其实呀,如果我们能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经历,就能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多媒体展示余光中图片、介绍)
(二) 走进作者,理解愁绪
师:这就是余光中,他…….1950年他随父母到了台湾,当年踌躇满志的诗人不曾想到他这一去竟然几十年回头无岸,等他再一次踏上故土时,那已经是1992年了。在离乡的几十年间,他梦牵魂绕的就是对岸的故土和祖国。他多么想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走走看看,可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做不到的。而且在那时的他看来,可能这辈子都是做不到的。这样,诗人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烈,于是,在1972年的一天,在回乡无望而思乡之情愈积愈浓的诗人仅用了二十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诗,作者也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
20分钟,写出这样一首诗,可能吗?为什么?
生:……..
师:有可能,因为这20分钟凝聚了他几十年的情感。我们不妨再来读一读作者60年代写的这样一段话,他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现在,我们能明白他为什么能在20分钟内写下这样一首诗。此时此刻,你们能听到诗人内心最深处的呼唤吗?你们愿意带着感情把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吗?
(三)再读诗歌,体味乡愁
1、 学生个人酝酿感情,自由朗读
(提示:注意读出感情、把握语速、读准节奏)
2、 个别朗读,体味愁绪,师生评价
3、资料范读,师生评价
4、学生齐读
(四)走进文本,把握愁绪
(1)师:我想,刚才的朗读中,同学们都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离情别绪。那么,在这首诗中,这种离乡思乡的愁绪具体表现为哪几种情感呢?
生1………生2…….生3……..
师:比如第一节写到母子之别,作者少年时候漂泊在外,用一封家书寄托对母亲的思念,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儿子对母亲的依恋。…第二节写到夫妻之别,成年后出外闯荡,一张船票联系的是天各一方的夫妻,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丈夫对妻子的思念(这也是一种深深的愁绪),我们还读出了什么?… 第三节表现了生死之别,人到中年,母亲撒手而去,,从此阴阳永隔,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锥心的丧母之痛。…第四节写的是思念国家的感情(家国之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故土和祖国,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难言的故国之思。 统观全诗,我们读到了四种具体的情感
(2)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四小节诗的顺序能打乱吗?为什么?
生……
师:大家说对了,不能打乱,因为全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四个表时间的词语分别对应四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少年、青年、中年、现在
(其实,同学们如果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全诗不仅在时间上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而且在感情上也是愈来愈浓烈。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情感也在加深,由最初思亲思乡情感加深到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我们把这种思想境界的提升称之为“升华”.同学们不防设想一下,如果去掉第四小节,那么诗歌会有什么变化呢?[来源:Z#xx#k.Com]
生可能会答:平淡、普通、缺乏那种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师:是啊,升华是思想境界的提升,它使作品更具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更容易引起共鸣。在这方面,还有一些典型的代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展现的是贫病交加的诗人在江畔茅屋目睹顽童抱走茅草的无奈和以及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不幸,这些固然让我们新生怜悯,然而真正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诗歌最后的那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同学们,假如没有了这最后一段,那么,这首诗会怎样呢?可以说,杜甫作品之感人至深,不仅因为他卓越的诗歌创作才能,更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鉴赏诗歌,感悟美点
师:因此,诗歌虽然简短,但它带给我们的感动却在时代流传。大家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生:…….美…..
师:美在哪里?(闻一多先生曾说过:“诗歌具有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生:…….
师: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②音乐美:除了“头”字的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③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
四、讲练结合,把握意象
(一)分析课文,认识意象
1、师:所以呀,我们要感谢作者带给我们这么美的享受。但我们都知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相信大家在朗读的时,眼前会出现一幅幅画面,那么,为什么在这首诗中,原本抽象的乡愁能让我们清晰可感呢?
生:……
师:我们看到,作者在诗中把乡愁寄托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那么这种在诗歌创作中用以寄托情感的事物我们称之为“意象”,诗中用到的意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使得原本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了。
3、 师:而且,同学们注意到没?这四种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来源:学科网ZXXK]
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
师:“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前三个又是客观特征的反映)[来源:学科网ZXXK]
(二)链接课外,拓展意象
1、师:其实,我们在古代诗歌中学过不少寄托乡愁的意象,大家能不能找出一些这样的意象?
“乡愁”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师:这些都是古人笔下的乡愁,其实现代诗人也写过许多关于乡愁的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样来自台湾的女作家席慕容的同题诗《乡愁.》,思考: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大家先看一遍,感受一下……现在,请大家朗读一遍。
明确意象:笛、月亮、树…
(二) 训练积累,创设意象
1、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其它一些意象来表现乡愁呢?注意,要有意境美,要能表达思 乡之情。……….
2、 师: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乡愁是山脚下弯弯的小路∕乡愁是天边淡淡的云朵
乡愁是母亲手中的针线∕ 乡愁是后院树下的秋千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盏彻夜守候的灯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亮∕乡愁是一片小小的风筝
乡愁是一缕袅袅的炊烟∕ 乡愁是一声呜呜的汽笛
……[来源:学科网]
五、结束语:乡愁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正如作者所言:“从21岁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说得多好,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同学们,这不仅是作者的乡愁,更是无数海外游子共同的乡愁,最后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思乡曲中结束这堂课。
六、作业:
仿写练习:小时候,母爱是…….
长大后,母爱是…….
而现在,母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