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04-062017-05-10

作业要求 :

结合《乡土音乐的挖掘与拓展》这门课程,谈一谈音乐课堂教学的“预设”与“应变”,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吗?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清晰,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300字。

发布者 :初中音乐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苟晓岚    所属单位:通江中学    提交时间: 2017-05-01 12:24:05    浏览数( 0 ) 【举报】

传统的音乐课堂是静态的、封闭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往往是以能否完成预设的教案为依据,于是课堂教学就是教教案,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而是教案,学生被限制在教案既定的框架或轨道上,课堂沉闷,缺乏激情与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一堂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音乐课,不应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它以音乐课程预先设计和音乐课堂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为最高境界。音乐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教师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沟通、相互启发,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音乐课堂的精彩,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就是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音乐教育活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音乐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的调整,以引导学生活泼、主动地进行音乐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既互相矛盾,又相互统一。“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音乐课程实施的起点和基本要求,如果没有教师事先对音乐教学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学生学习后将要达到的临时性共识的预期,那么课堂教学将难以操作。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基石。生成则是相对预设而言的,即审时度势,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一

   欣赏课《野蜂飞舞》中,老师问学生:听到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想到了苍蝇。老师马上避而不谈,直到得到“蜜蜂”的答案才露出满意的笑脸。

    评析:显然,这个学生的答案和老师的预设发生了偏差,学生说联想到苍蝇,可能是因为苍蝇与蜜蜂有着类似的体积和相同的技能-------飞行,在音乐表达上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也表明了学生在感受音乐。教师不应置之不理,而应抓住问题,追问下去,从音乐要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音乐形象。

    应对:教师让学生再听音乐片段,引导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尖锐感和“成群结队、铺天盖地”的意象,学生会从音乐的半音进行、密集的节奏、快速的演奏中体会到野蜂飞舞、穷追不舍、疯狂螫刺的形象,从而提升音乐赏析能力。

 

      案例二

   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小小的船》。学生说:“老师,我在幼儿园就学会了,我能背着唱出来。”老师愣了一下,说:“你会唱了?很不错,请坐下。我们继续学唱这首歌。”

    评析:在这里,学生的“会唱”显然不在老师的预设之内,实际上给了老师当头一棒,“我都会了,你还教什么呀?”最初精心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巧妙的提问,又怎么办呢?教师一带而过,按准备好的教案继续组织教学,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应对:教师请这位学生甚至全体会唱这首歌的学生来演唱《小小的船》,再从学生的演唱入手,在学生会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唱好歌曲,表达好情感,用自己独有的音乐方式表现歌曲等。

 

    预设应给学生留以空间。知识与技能并重,智商与情商共举,接受与探索同襄,划一与个性齐显是备课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教师的预设性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备教师,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学生是课堂中最大的变数;教师的预设性备课,应当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有一个预想,根据预想来设计教学,这种以教材、学生为出发点的备课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有本质的区别;教师的预设性备课,应当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展开的音乐联想、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可能会遇到的音乐知识技能困难、可能会闪现的灵感等等。把这些都通过假设蕴涵于教案中,随时把握学情,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才会呈现“神来之笔”,音乐新课堂也需要这样的“神来之笔”。

    同时,预设性备课不应把课堂时间占得满满的,如果这样,教师难免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时间,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反应忽视,对学生的情况无法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使课堂教学程序化,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另一个侧面说,没有喘息余地的课堂迫使教师不得不放弃课堂的主体-------学生。

 

      案例三

    教师在设计欣赏竹笛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一课时,考虑到了乐曲的演奏乐器、乐曲的塔吉克音乐风格(装饰音、变化音、特色伴奏乐器等)、欢快的舞曲情绪,从观看图片了解帕米尔到认识乐曲竹笛,由完整欣赏乐曲到表述对乐曲的感受,由聆听主题音乐到分析塔吉克音乐特点,由介绍塔吉克音乐伴奏乐器到模仿节奏,由分段聆听到比较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等等,可以说对音乐要素的挖掘层层深入。

    评析:由于太面面俱到,教师没有给自己留下沉着冷静思考和倾听的空间,没有给学生留下适当观察、想象、分析、交流的空间,没有给课堂留下生成教学内容和步骤的空间,也就不存在课堂的“生成”。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这节课,学生在老师的“领”之下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课堂却缺乏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如同国画中“留白”一般,应给予课堂更多的“激情时刻”。

    应对:教师抓准乐曲的两个突出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教学活动,着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给予引导和留以空间。如:以节奏为切入点,展开以节奏为主的分析欣赏及对乐曲的创造性再现(引领学生利用身体音响,身边的音源,从节奏入手,创造性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以塔吉克舞蹈为切入点,展开以舞蹈为表现方式的分析欣赏及对乐曲的创造性再现。

    中国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发预设以外音乐教学情况的因素多种多样,应对的策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会灵活应变并合理应用这种生成的教学资源时,学生或力不从心,或不感兴趣,课堂缺乏张力。教师若能根据预设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对教学思路及时进行调整,迅速寻找应变对策,而不一味按照既定思路去继续教学,处乱不惊,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甚或从这种偶然中激发出一簇创新的火花,将之巧妙地纳入音乐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心等等,音乐课堂将在生成中精彩。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02 15:36:42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