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二 作业周期 : 2017-03-152017-05-08

作业要求 :

作业内容:

通过学习《数学课堂教学要活中务实》这门课程,结合实践情况从以下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作答(2选1):

1. 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务实的地方? 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2. 新课程下,您怎样求真务实抓好课堂教学?

     作业要求:

      1. 题目要求:题目自拟

      2.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3.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5. 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初中数学专家

作业二

提交者:学员黄健    所属单位: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4-23 13:11:45    浏览数( 0 ) 【举报】

数学课堂要“活”中务实

——“镜子改变了什么”教学案例与思考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新课程实验正在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方式。我们的数学课堂正逐渐地“活”了起来,这是令人可喜的局面。而一线教师的具体教学又是怎样呢?下面就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7.5“镜子改变了什么”同一课时的两个教学片断,谈谈个人的一些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教师甲]

师:请第1小组站到镜子前面,其他小组站在镜子两旁,让我们一起来发现镜子中的学问。(学校的大厅里面有一面大镜子,上课时老师把全体学生带到这块镜子前)

师:看看我们的头,镜子里的像的位置在上方还是下方?我们的脚呢?

生:头还在上方,脚还在下方。

师:请把我们的右手举起来‘看看镜子里的像,是左手还是右手?

(疑惑道):变左手了。

师:那么我们伸出左手试试。

(有所悟):变右手了。

师:那我们好好地思考一下,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镜子到底改变了什么?

生:(发言非常踊跃):镜子不改变物体的上下关系,但改变了物体的左右关系。

师:非常正确,我们来看这道题目。

……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卡片。

师:首先请数字1234567890上场,请各位同学做笔录,把镜子里的像填写在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9

0

镜子里的像

 

 

 

 

 

 

 

 

 

 

我们发现

 

 

 

 

 

 

 

 

 

 

生:我们发现,180的像与它本身相同;2的像是55的像是2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来请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上场。也请同学们做好笔录。同学们先填填一填,再议一议。 

生:……(学生发言更加踊跃,发现了所有像与字母有无变化的规律)

案例二:[教师乙]

师:首先请同学们画出这些数和字母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因为前几节课学习的是轴对称的知识,此练习为下面的学习做一个合理的铺垫)

  1234567890                  ABEHIPXZ

(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准确地、迅速地完成了这个练习)

师: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180AHIX的轴对称图形还是180AHIX2的轴对称图形是5,,5的轴对称图形是2P的轴对称图形是q

    接下去的过程与案例一相同,只是当学生回答了“我们发现……”后。

师:同学们发现的很好,但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边说边走到刚开始作的轴对称的练习旁有意地指几下)。

(学生陷入沉思之中,这个时间有点长,有的同学甚至放弃思考,终于有一位同学、二位同学、三位同学……举手了)

师:请各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教师适时地说)

(学生再次兴奋的交流起来,各抒己见,重现活跃的课堂)

生:我们发现,镜子里的像与人也是关于镜子成轴对称的,通过轴对称,上面的东西仍在上面,下面的东西仍在下面;因为像是与人正面相对的,所以,左边的东西变到了右边,右边的东西便到了左边。

(异常兴奋,备课时还想着学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吗):太棒了,今天我们学习时,应用了镜子这个“道具”,但学完这一课后,我们就可以丢掉这面镜子了。学习本身就是为了丢掉许多携带不方便的“道具”。

以下的处理方式和案例已大致相同,只是教师只拿了ABEHIPXZ上场,学生发现了现象的规律,也发现了本质。然后,让学生利用画轴对称的方法找到另外几个字母在镜子里的像。

……

分析与思考一:

本节课的数学对象是生动有趣的,学生活动也是积极活跃的,如果单从这方面看,

教师甲这节课是成功的。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现象发现了一些普遍性的规律。但遗憾的是教师甲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规律背后的东西。如果我们单从数学现象去上这节课,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内在的数学知识,没变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变了的数字为什么会变等等,那么这节课就变得平淡无奇、淡而无味。我们虽然感到了课堂上的互动气氛,却没有看到教师巧妙的引导;看到了学生热烈的质疑、争辩,却没有听到教师打动心灵、揭示本质的讲授。教师自觉追求互动,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骄傲,却忘记了自己最应该呈现给学生的东西——数学的本质。

分析与思考二:

教师乙让学生能充分的实践、体验、再实践、体验中思考、交流,最后悟出一个数学道理,用轴对称的知识(数字和它的像是关于镜子的底边成轴对称)去解释,去归纳也是教科书的用意。事实上,在经历了如此多的数学现象的探究之后,必然有一个数学的本质等待我们去归纳,去总结。这样的教学才能使数学课堂在真正意义上“活”起来,而学生的思维也恰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达到“活”中务实。

总体反思:《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有二层含义:

一是数学活动史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点,需要学生用内心的体验与创造的方法来学习数学,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懂得数学,学好数学。

二是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各项新的学习任务,通过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和变化,不断的构建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为了鼓励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把重视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还应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以知识为载体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师要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蕴涵的教育价值,这就必须加深对数学、对课程内容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分析和研究如何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去体现数学的价值、数学的教育价值。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03 15:51:1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