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作业2 作业周期 : 2017-03-142017-05-08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思想感情的发展。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只在于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好的每一句教学语言是否精彩,更在于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充满教育机智的教学评价的有效发挥。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停留于表层的作秀,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衔接,而是在整体深刻理解文本和学生实际后焕发的自然而然的创设和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评价呢?您是怎么认为的,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您的看法?
作业要求
1. 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 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 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答题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4.请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发布者 :项目组

作业2

提交者:学员高昌文    所属单位: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    提交时间: 2017-03-31 13:15:30    浏览数( 4 ) 【推荐】 【举报】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目标,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措施,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所开展的评判。伴随着教育评价研究的开展,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也在不断发展。搞好教学的评价工作,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为教师获取学生反馈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全面、客观、公正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让教师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钻研业务能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但是,客观事实告诉我们,目前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内容还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冲击和旧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等现象仍然存在,偏离了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因此,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和实际评价工作中忽视或不紧抓住这个方向和基础,评价的正确判定功能、导向功能和监督功能能否发挥,这都值得我们再作深入的思考。

(二)评价目的单一

由于受泰勒目标导向评价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中,体现出较强的“重结果轻形成”。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常以学生课堂巩固习题的达成度的高低来进行评价,而不重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科学的化学素养进行评价。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科学的评判,非常有利于教师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三)评价针对性不强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存在用同一个标准对每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情况,这样导致评价很难更有针对性地对优秀教师,尤其是那些急需帮助的教师提供及时的改进建议。我们应该借鉴美国所建立的个别化教师督导与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教师或教师群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不同的程序和时间安排进行评价和指导,如新教师、不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不仅在评价标准上有所区别,评价周期也可以不同。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首先要把握好评价的方向,否则,就会失去评价应有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创新学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学指导思想, 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求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具体来看,课堂教学还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还应渗透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因素。

(二)有效性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在方法论上一个重要变革就是追求评价的有效性。有效性评价是评价赖以进行的基础,否则,即使评价再客观、再准确,但其实效性差,最终也很难达到评价的目的。因此,评价除了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外,还应符合人的个性,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个性和班级集体的个性。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力,并根据学生的个性考虑整个班集体的特点,使评价更有实效性。

(三)全面性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导”与“学”两大方面进行。在“导”方面,强调变“教”为“导”,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而导要导得有法、导得有理、导得有效。在“学”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能自主学习,读、思、疑、议、创有机结合,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导”与“学”的全面评价,使得评价既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真正形成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水平的高低又是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和努力分不开的。中外教育史上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所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的教学几乎都与他的本人丰富的个人特征有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有着极强的个人依赖性,对它的评价不可能用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只能是开放的,在评价过程中应为受评者在评定尺度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

(五)创新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和“思考”,因此,评价应紧紧抓住“问题”和“思考”这两个关键。通过“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其次是学生应敢于质疑问难,学会思考,解决疑难,见解独特,有新意;再者是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合作,积极探讨,拓宽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就能在“问题”和“思考”中得到培养。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应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创新原理和学习规律,结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建立的标准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要体现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学习非常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群体交往活动和合作学习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要体现学生能自主学习、尊重差异、鼓励创新

现代学习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探究、自我调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强调“填平补齐”,只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不能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此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学生的内在潜质,努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迸发出创新火花,促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形式

各地、各校根据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观: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评价对当事人的服务功能,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形式之一——优课评比

着重于学生、教师在教学的准备、实施、收获三个阶段来进行评价。

1.准备阶段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关注的应是学生的个性特点、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式。具体的问题有:是否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心理准备;是否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准备;是否准备好课本、学习辅助材料等等。

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意向、教学观、教学策略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具体的问题诸如:是否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准备;教学观念是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符合实际;对教学的设计和预期的目标是否合理;能否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和已有知识;对课程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资源准备是否充分、评价手段是否合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合理等等。

从教学内容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教师对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安排。具体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是否科学、准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否预留给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等等。

从教学环境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环境资源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具体的问题包括:教室、器材和网络是否适合即将展开的教学需要;教科书和辅助资料是否恰当等等。

2.实施阶段

由于学生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内容产生互动来建构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应关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程度和水平,包括:是否进行大量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是否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就相互之间在教学中产生的冲突进行协商;是否存在积极的情感交流等等。

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包括:是否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能否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等等。

从教师维度看,评价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包括: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合理性;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否使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能否灵活并创造性地应付各种事件;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否组织协作学习并对之进行引导;能否运用有效的提问技能;能否聆听学生的不同意见;是否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主动精神和兴趣;能否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能否与学生一起讨论疑难问题;能否鼓励学生正视和克服眼前的困难;能否对学生解决困难给予帮助等等。

从内容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实际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包括:内涵是否丰富;能否把学生引向学习的深处;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得到灵活处理和合理利用等等。

3.收获阶段

收获阶段评价的是教学是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其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学生在学习完一节课后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发展。所以对学生收获的分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是否理解所学内容;是否懂得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运用;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是否觉得所学的知识有价值;是否掌握思考的角度和方法等等。

对于教师来说,判断的标准包括:能否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否让学生获得机会报告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否通过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并制定改进的措施;通过教学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等等。(具体的评分细则可参见附录)

(二)评价形式之二——公开课

立足于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角度上,提出教师间互促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它强调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评价氛围,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能在听课与评课过程中得到专业素质的互相促进。

1.评课即品课

对于听课者来说,评课重在一个“品”字。所谓“品”就是品味、评品。“品课”就是要对一堂课进行入微的观察、思考,对教学情景与事件进行适当的描述与解释,并作出价值判断:欣赏或批评。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鉴赏,把听课与评课过程自觉地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

2.评课即交流切磋

听课者与授课者都是评价的主体,双方是平等互惠,互相学习的友好关系。在积极创建的平台上双方都有交流沟通,协商研讨的机会,进行专业上的切磋。互促型课堂教学评价强调“理解”、“阐释”、“移情”、“交流”, 把评价作为一个发现问题、实施改进、促进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种不断协调各种观念分歧, 最后达成共识的手段。

3.评课即校本培训, 为评、教双方的专业发展服务

这种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以评促教,评教相长,专业互促。在开展听评课的活动过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主战场,把听评课的过程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形式,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它能使听课者与授课者都能同时得到实惠,都能同时得到发展。一方面授课者通过听取反馈意见和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激发教改的内驱力,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和心理状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听课者通过利用这一教学观摩的机会,找出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获取更多成功的经验,在观察与比较、思考与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17-05-02 10:35:3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