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陆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政治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方法

发布者:余晓琴     发布时间:2017-05-25 浏览数( 0) 【举报】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开展有效讨论的前提 课堂讨论是以小组讨论为主,这就需要根据学生与教学情况进行分组。划分学习小组要本着学生“学科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一个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还需进一步进行角色分工,找出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组长等,明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的角色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动。同时,要充分研究运用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在促进小组不断进步的同时,实现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2.科学设置讨论话题是保证政治课讨论实效的关键 一般来说,教师设置的话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想知道但又不能一下子知道答案,必须要经过一番思考、讨论、探究后才能得到答案,于是兴趣有了,探究的欲望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也就具备了,就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的话题往往是学生认知的盲点、疑点和模糊点,同时又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到的能力发展点。     教师设置的话题不能过于简单,简单的话题学生马上就能给出答案,没有讨论的价值,不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就不会产生讨论的欲望。如在讲授《法律的含义和特征》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讨论“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因为三个特征就在教材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教师设置的话题也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过于深奥,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在讲授《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讨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两者有什么联系?”这无疑是为难学生,讨论自然开展不下去。     设置的话题应该表述清晰、指向明确,层层深入、有思辨价值,答案或为源于教材的结论,或为开放性的,学生要联系实际才能作答。如某位老师在讲授《法律与道德关系》时,让学生讨论“违法行为是否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是否都是违法行为?”;又如某位老师在讲授《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结合有关材料,让学生讨论“通过大家的社会调查,我们知道经过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能否说明我国现在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为什么呢?”这些话题既根据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又结合了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难易适度,切口较小,话题也有梯度和纵深,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科学调控是课堂讨论有效进行的保障     教学的情境千变万化,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把握课堂讨论的节奏,积极参与,适时介入,及时引导,做好讨论的组织调控工作。     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出现讨论过分激烈或过分沉闷的一些极端现象,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     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学生注意力和讨论话题容易分散,教师要通过提要求、巡视检查等形式,保证讨论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当学生纠缠于枝节而忽视主题时,当出现事实上的错误或逻辑错误时,当出现无人发言局面时,当出现争执不休时等,课堂上就应该及时出现教师的声音,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在讨论过程中的某些中间环节上,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性小结,以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已走过的思维轨迹,预示下一步的讨论方向,又教会了学生讨论的方法。     三是发现问题,寻找典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必要时参与他们的讨论,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作用。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