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视频 > 正文

作业标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只要是完整的教学片断都可以。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4.提交视频前,请仔细阅读下方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http://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_1697/article/37001/7697753.htm?ms=1477965356931

作者 :教务管理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

2016-11-01提交者:学员陈玉浏览(1 )【推荐】

这是在高一(2)上的庄子的《秋水》,是学生在一定的文言基础上的学习的课文。教学目标主要围绕学生自主解决文中的文言现象(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哲理,让学生明白个人的知识见解有限,不能骄傲自满。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品——析——悟。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他的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至于历代文人学者对他的崇拜,更不用提,别的圣哲,我们也崇拜,但哪像对他那样倾倒、醉心、发狂?可读出闻一多怎样的情感?

二.其人其事

1.庄子,名周,战国末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2.代表作《庄子》:内篇,外篇。

3.庄子思想:“无为而治”追求自然;“天人合一”追求绝对自由。

4.其事

庄子拒当宰相:追求自由,淡泊名利,品行高洁。

过渡:今天我们通过《秋水》,能更进一步了解庄子。

三.其文

1.熟读

自读——抽读——齐读

2.疏通文字

要求:同桌讨论,注意PPT上的不同字体的字、句。

3.品析

要求:先齐读,后独立思考

选准你理解最深最有感触的一点进行赏析或评价(可从用词、手法、内容入手)。

①河伯形象: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个骄傲自大、沾沾自喜而又能勇于认错、懂得反省的形象。

②河伯的反省中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耻近乎勇的形象。

③从“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让我们看到了,唯有走出去,见到更大的世面,才不会囿于自己的一方狭小的天地而沾沾自喜。

④从何伯的故事,让我们明确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⑤作者举河伯反省中的“仲尼”“伯夷”的例子,说明见过世面后,河伯再也不以“仲尼为圣”了,也让我们看到了河伯羞愧难当的心情

过渡:面对河伯因看到海神若而自愧不如的消极情感,你认为海神若是怎样劝解的?

①渺小与伟大是相对的

②劝其多到外面走走

出示PPT“北神海若曰”

万事万物者是相对,没有所谓最小,也没有所谓最大,保持平常心,不断追求卓越。

四.庄子其人

出示PPT

.作业

翻译《枯鱼之肆》

老师评语

附件

课堂教学视频

最新课堂教学视频

推荐课堂教学视频

热门课堂教学视频

热评课堂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