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视频 > 正文

作业标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只要是完整的教学片断都可以。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4.提交视频前,请仔细阅读下方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http://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_1697/article/37001/7697753.htm?ms=1477965356931

作者 :教务管理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

2016-11-01提交者:学员杨玲浏览(0 )

石壕吏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和对词句的解析理解诗歌内容。

2.借助想象理解诗歌的主题。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反复诵读和对词句的解析,理解诗歌中作者表现出的对战争给人民带来无限摧残的悲悯与同情。

教学难点

在阅读诗歌时运用合理的想象,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活动1【背景导入】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邺城,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援军到来,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在河阳附近的石壕村,诗人在薄暮时分走进了一户人家……

活动2【反复诵读】

诵读要求:1.读准字音  2.注意重音及语调  3.读出感情

教师随文分析时指导:

1.读准字音: 逾 (yú)   邺(yè) 戍 (shù)   妪 (yù)   役(yì)     咽(yè)

2.语调应深沉缓慢:作者在诗中表现的是老妪一家因战争而惨遭不幸的经历。

  重音:“夜捉人”、“逾”、“一何”、“怒”、“苦”等词要重读。

3.最好一节语气要读好:沉郁、沉重,无尽的担忧

活动3【理解分析】

1.大诗人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词句解析,学生写批注:用“我从       句诗/ 词语里,看出了当时      ”的句式表达,写出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教师指导:如从“夜捉人”可以看出当时官吏很着急地在捉人,而且带有强制性,百姓是在不愿意的情况下硬给拽走的,表现了百姓当时的生活状态很痛苦。

活动4【体会情怀】

诗人那天在石壕村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想象一下,在以下四个细节里,诗人在想些什么?

细节提示:夜宿惊起   隔门听诉   夜久闻泣   天明道别

教师指导:从这些细节里,不难看出诗人对石壕吏很愤怒,对老妇一家充满了同情。杜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用一支诗笔,来描绘最底层、最苦难的百姓的生活。国难当头,他不是写风花雪月,写江山美景,他的眼睛始终在看我们身边的最普通的百姓,表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郭沫若

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我们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份量!

老师评语

附件

  • 巨化中学 杨玲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pptx下载

课堂教学视频

最新课堂教学视频

推荐课堂教学视频

热门课堂教学视频

热评课堂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