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视频 > 正文

作业标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只要是完整的教学片断都可以。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4.提交视频前,请仔细阅读下方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http://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_1697/article/37001/7697753.htm?ms=1477965356931

作者 :教务管理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

2016-11-01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学情分析

一、高中生理性思辨能力的欠缺与高中阶段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较高要求。

深刻、理性思辨是高中语文表达学习的重要目标,高考语文也要求对学生的表达进行多方面的考查:除了主观表达题还有写作题,作为高中生,评论能力是考查的一个重点。而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是普通高中语文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

二、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欠缺与自媒体时代对提高高中生媒介素养也是语文素养的迫切要求。

          学生网上阅读量越来越大,很多网络新闻碎片化和不实性特点是对学生阅读判断能力的考验。开放的网络给学生提供了网上表达诸多的机会,但偏激的网络评论会误导学生人云亦云,缺乏思考能力的学生也往往会发表一些偏激的言论,这既是语文素养也是媒介素养(又称“媒体素养”,即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的欠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荣维东教授曾发出呼吁——“媒介素养:信息时代语文教育的新内容”([J]语文学习.2008.4)。

教学构想

通过对一个新闻事件的不断改写和前后几次舆情的反转,体会碎片化新闻后自己以及网络上有失偏颇甚至偏激的评论,认识到表达中不辨真假、不分前提的妄论、偏论和空论的不妥和幼稚,通过知名网络评论员的评论学习表达中应当怀有的善意、理性和建设性。总结并掌握一些善意、理性和建设性表达的技巧。



老师评语

附件

  • 《新闻深呼吸》上课课件.ppt下载

课堂教学视频

最新课堂教学视频

推荐课堂教学视频

热门课堂教学视频

热评课堂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