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课堂教学视频 > 正文

作业标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截止日期 : 2016-12-05

作业要求 :

参训教师将《作业二:教学设计》的内容付之于课堂教学。教学的过程,请同伴帮忙录制(借助手机、DV、摄像机均可)10—40分钟的视频,只要是完整的教学片断都可以。

注意事项

1.提交的教学视频要求与《作业二:教学设计》相配套

2.视频命名为“单位+姓名+年级学科+课程名称”

3.提交时,请在文本编辑框中编辑不少于100字的视频介绍或提交视频配套的课件

4.提交视频前,请仔细阅读下方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流程:

http://html.study.yanxiu.jsyxsq.com/el/proj_1697/article/37001/7697753.htm?ms=1477965356931

作者 :教务管理员

阶段三:课堂教学视频

2016-11-01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郑晓峰《力的分解》教学实录

一、课题引入:

师:首先,我们要进行的是二人拔河比赛。请某某同学上场。大家觉得我和某某同学谁的力气比较大?还有人推荐我的力气比较大,呵呵,那我们试试看哦。

一位高大的男生上场。

师:我喊开始我们就开始,123开始。

两人进行拔河,男生显然力气大。

师:(留一会儿)在二人拔河比赛中我没有战胜他,下面我们要进行三人拔河比赛。下面请某某同学上场。

  又一位男生上场,两人站在绳子的两端。

师:请两位同学尽量把绳子拉直,接下来,我也要加入这场比赛,你们两个用力将绳子拉紧。用力!现在比赛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

老师用手拉绳子的中间,把两位同学都拉了过来

师:四两拨千斤!谢谢,请回。大家发现,在我们进行二人拔河比赛的时候,我的力比较小,但是在后来三人比赛时,还是同样的我,为什么能产生比较大的力把两位同学都拉动了这是一个蛮奇怪的问题。那么在学习过力的分解之后,谜底就会解开了。

 

二、概念解释:什么是力的分解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力的分解?那么我们先来画一下刚才三人拔河比赛的示意图吧(俯视图)。在我没有加入时,绳子是什么形状的?

生:(齐)直的。

师:那我加入比赛,拉动他们以后绳子是怎样的?形成一定的角度哦。

PPT展示

师:然后我施加了一个比较小的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分别拉动了两位同学,拉两位同学的力是沿什么方向?沿绳子。

PPT展示

师:沿绳子A的力是F1,沿绳子B的力F2大家看。在拉动两位同学的时候,我这个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F1F2。这样F可以用F1F2来替代,那么F1F2就称为F分力(齐答)F称为F1F2合力(齐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已知力F,要求得它的分力,这一过程就叫力的分解(齐答)

PPT显示定义。

师:力的合成是已知分力求合力,力的分解是已知合力求分力,是相反(齐答)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为互为逆运算。

PPT显示。

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则是什么?

生:(齐)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那反过来,我要已知合力求分力,你觉得呢?那应该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齐答)。

PPT展示动画

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分力呢?提示:利用力的合成求合力有哪两种方法?

生:作图法和计算法。

 

三、方法运用:怎样进行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的多样性

师:如果我知道了合力F,没有任何关于分力的信息,也就是不加任何的限制条件,我要进行力的分解,结果是唯一的吗?

生:(齐)不是唯一的。

师:为什么?

师生(齐答):因为在这个力的两边可以做很多平行四边形。

PPT展示:

师:一个力对应多个平行四边形。也就对应多组的分力。

师:那么实际问题中怎么获得分力的信息?我来给大家几个具体的问题。

 

2.在实际情况中怎样进行力的分解

情景1:水平面上斜向上的拉力作用?

PPT展示图片

师:拖拉机拉耙,拖拉机给耙一个斜向上的力;狗拉雪橇,狗给雪橇一个斜向上的力;远行时,人给行李箱一个斜向上的力。分析实际问题时,应先建立物理模型。根据高中物理考虑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怎样简化物理模型呢?物体在什么面上?

生:平面

PPT展示模型

师:那我们将水平面上的物体用物块代替加一个斜向上的拉力。

 PPT展示模型及问题

师:(对物体斜向上的拉力F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教师在讲桌上斜着向右拉物体直到脱离桌面

生:一种是使物体向前运动,另一种是向上拉物体

PPT展示动画

师: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找到了两分力的方向,接下去怎么办呢?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三角形的知识求解。用计算法快速求解。

生:(齐答)F1=Fcosθ   F2=Fsinθ

师: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时,已知两分力的方向,结果是否唯一?(齐答:唯一)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情景2:高大的桥梁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师:这是南京长江大桥的照片,(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上层的公路桥面长度是4589米,其中江面上方的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其中正桥的长约占全桥长的三分之一。为什么要设计这么长的引桥?这不是一个特例,很多桥梁都是这样的。这张照片是上海南浦大桥,一张俯拍的照片,(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建成于199111月,总长8346米,其中主桥全长846米,引桥全长7500米。)为什么高大的桥梁都要造很长的引桥?一下子回答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先要根据这些引桥的形状建立一个关于引桥的物理模型。

PPT展示

师:引桥是倾斜的,可以简化成一个物理模型就是斜面,用θ代表引桥斜面的倾角。桥上行驶的车可以简单的看成物块的模型(PPT展示),如果这个物块受到重力,重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PPT展示)?现在我们用手托起物理书,将手倾斜,感受重力的作用效果,倾角不断增大。这个物块受到的重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

生:物体向下压斜面。

师:这是一个效果,那压的话,往哪个方向压?

生:垂直于斜面向下。

师:这是一个效果,还有吗?

生:物体有向下运动。

   PPT展示及问题)

师:现在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男同学用作图法,女同学用计算法求F1F2的大小。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

学生开始解答

:作图法一定要用直尺和量角器,选好标度。计算法一定要注意三角函数的运用,要写表达式的。

学生分别作答。PPT展示F1F2的表达式。

师:F1F2是物体真正受到的力吗?

生(齐答):不是

师:只是G的两个分力,可以等效替代G。所以受力分析时,不能和G同时出现!

师: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思路。

PPT展示1      PPT展示2(再次展示手托着书倾角变大)

师:(读题:由公式可以看出F1和F2的大小与倾角θ的大小有关)斜面倾角θ变大,重力沿斜面的分力F1变大(齐答),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F2变小(齐答)

回到引桥模型,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倾角太大会怎样?

生:学生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

师:很好。1.如果桥梁的坡度很大,θ很大的话,重力沿斜面的分力F1就大,上坡时F1充当阻力,对动力的要求就比较高,上坡的难度增大。下坡时F1充当动力,就比较危险。你有没有坐车进入地下车库,车子开下去有什么感觉?蛮危险的,要刹点儿车的,如果不刹车就很危险。所以在桥梁建造的时候,角度太大的话,对于行车,不管是上坡还是下坡都是不安全、不利的。所以要把角度设计的小一点,而桥梁的高度一般是确定的,那么你说引桥要怎么造啊?引桥的斜坡只能长一点了,所以高大桥梁的引桥一般要造得比较长。好,这是我们借助了一个斜面上重物的模型分析了引桥的问题。

PPT展示盘山公路照片

师:这是一张盘山公路的照片,盘山公路为什么要绕这么多弯而不是一直上去啊?

生:上不去。

师:为什么上不去?指路不上去还是车子上不去?

生:车子上不去。

师:它有一方面的原因是不是和引桥要造很长是类似的。造得长得话,路的倾角可以小一点,有利于行车哦。当然盘山公路的建造还要考虑地形啊等其他因素。

     PPT展示屋顶图片

师:这张图片,屋顶设计的比较陡,那么重力沿坡的分力就大,更便于雨雪的滑落,跟滑滑梯类似。

那么斜面上的重物是不是重力的作用效果都一样呢?

 

PPT展示图片

师:比如说现在斜面上有一个铅球,铅球是夹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的,对铅球来说也受重力,重力是不是也产生和刚才类似的作用效果?在这个问题里面,重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挤压斜面这个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另外一个呢?还是沿斜面下滑的作用效果吗?

生:是对竖直木板的挤压。

师:方向呢?

生:垂直木板向左。

师:很好,请坐。 PPT展示)重力的作用效果,一方面是挤压斜面,另一方面是水平向左挤压挡板。那么两个分力的方向确定下来的话,把平行四边形补充完整,就完成了力的分解。快速求解。

生:F1=Gtanθ,F2=G/cosθ

PPT展示结果

师:所以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都是一样的,在具体的问题里面要根据具体的作用效果来分析。好,这是第二个研究的问题。

 

情景3: 回归课前实验

 PPT展示模型三。

师: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1.(线挂重锤)

师:(将细线系在铅球的固定栓上,先将细线的两端点合拢,然后慢慢将两细线分开。)

细线间夹角增大,为什么线会断呢?在这个模型里面重力到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生:对绳子有两个拉力。

PPT展示动画

:我们又回到了课前三人拔河比赛的模型。拉力的方向分别沿着绳子。确定分力方向以后,再补全平行四边形,F1F2就是重力的两个分力。那两绳子夹角增大,F1F2大小如何变化呢?

生:增大。

师:绳子的形变量也应该增大了?那你看到形变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我们用橡皮筋替代细绳子来将形变放大。考虑到橡皮筋的弹性限度,我们将铅球换成重锤。某某同学来演示。

演示实验2.

师:将橡皮筋两端点并拢,同学们注意观察橡皮筋长度的变化。缓慢将橡皮筋间的夹角增大,增大,再增大,直到夹角达到最大,180度!师:能达到180度吗?

生:不能!

师:谢谢,请回。橡皮筋的长度有变吗?怎么变?

生:有,被拉长。

师:那橡皮筋的弹力怎样?

生:变大

PPT展示动画

师:那说明在向下的力一定的情况下,橡皮筋间的夹角越大,产生的两分力越大。

师:这就是我在三人拔河比赛中取胜的秘笈。随着夹角的增大,当细线的拉力超过它的最大承受力以后,就断了。那橡皮筋或细线能被拉直吗?

生:(齐答)不能。

师:理论分析一下,用反证法。如果拉直了,两分力F1F2共同的作用效果还能与F单独的作用效果相同吗?也就做不出平行四边形了!

     反之,我们要想将重锤保持静止状态(平衡),橡皮筋间的夹角越大越省力,还是越小越省力?

生:夹角越小越省力。(zz(两位同学提一桶水,夹角越大越费力。夹角180度时,还能提起吗?)

;不能。

师:利用这个原理,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PPT展示)思考:如果一辆卡车陷入泥坑中,只有一根绳子,边上有棵树,怎样把卡车拉出来?

生:把绳子一端绑在车上,一端绑在树上,拉绳子的中间,就可以把卡车拉动。

师:绳子间夹角要大些还是小些?

生:大些。

师:非常好!这是我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

情景4: 塔吊模型

    PPT展示图片

师:这是塔吊,三脚架结构的,家里的晾衣架,街上有些广告牌都是三角架结构的。我们建立一下物理模型。

PPT展示图片并出示问题

师:听好!同桌作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将挨着同桌的那只手臂弯曲,手把着腰部,另一位同学在他的肘部加一个向下的力,体会腰部和肩膀的感觉。然后互换角色。现在全体同学起立,开始!

师:腰部和肩膀分别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腰部向里顶,肩膀向下拉。

    PPT展示动画

师:这样我们就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找到了分力的方向,再补全平行四边形,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计算法)求解。快速求一下?

生:回答同时,PPT展示答案。

师:哪根杆可以用绳替代?

生:上面的。

PPT展示

师:(现将上面的杆沿墙下滑,另一根杆仍保持水平,F1F2的大小如何变化?)

生:均增大。

师:为什么?

生:杆沿墙下滑,倾角变小,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F1F2都增大。

PPT展示表达式。

师:这是利用计算法讨论,首先必须写出F1F2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用图解法。

  PPT展示动画。

师:利用图解法要画出动态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再进行比较。这是我们研究的第四个问题。

四: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PPT展示

1.什么叫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遵守什么定则?

3.通常如何进行力的分解?

4.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确定力的作用效果   确定分力的方向   作出平行四边形    作图法或计算法    确定分力的大小及方向    

老师评语

附件

  • 郑晓峰《力的分解》教学设计.doc下载
  • 郑晓峰《力的分解》教学实录.doc下载

课堂教学视频

最新课堂教学视频

推荐课堂教学视频

热门课堂教学视频

热评课堂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