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数学教研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07

作业要求 :写一篇关于数学教学、教研的心得体会,可以写一些关于自己从教以来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也可以就某个教学环节作一些经验之谈!

作者 :李栋

数学教研活动心得

2016-11-07提交者:学员葛培良浏览(0 )

《正(余)弦函数一性质——周期性》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如何将传统内容讲出新意,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上教学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1、愉悦的情景设置,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有两个情景,第一个抓住了当前时事热点“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从学生熟悉的事件中,提炼出数学知识,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个是一年中星期的循环,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景的创设,置数学问题于生活中,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了与数学的心理距离。

2、结构别具匠心,过渡自然。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由诱导公式一可知,sin,得出周期函数的定义。如果照本宣科,则无法展现出得到这一探索过程,不能摆脱在客观上对学生进行灌注式教学。执教者先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一年中星期的循环问题,得出周期函数的定义,然后用一句话“数学中是否有这种周期性”过渡到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

3、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新课程理念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求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在问题情景的设置上,在y=)的周期公式的推导上,在例习题的设计上,始终遵循着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通过不断地感知和感悟,让学生逐渐地理解,达到灵活掌握之目的,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直接将巧法告知于学生),这样的过程会令学生感到新奇而自然。

4、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本案例自始至终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例如:问题的发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课堂的总结都尽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老师评语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