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2016-11-01提交者:学员张伟强浏览(0 )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利用网络学习,无疑已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网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和较好的平台。

一、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
    利用网上学习的交互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教师教学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与。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爱玩且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及感性认识为主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大胆设计 进入学习要点,整堂课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所有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平时,我们也会想很多的方法来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多媒体课件、影视图片展示等,把课堂搞得生气勃勃,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而课堂呈现的轰轰烈烈也不是学生内心真正对知识的渴求,有时,甚至只是对教师的一种配合。那我们的教学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利用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首先,所谓课上得有趣,是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也就是说,有趣的课并不是课堂所呈现的表面的多姿多彩或教师的精彩演绎,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对知识、真理的一种满怀热情地追求,对自身智慧和力量的一种高度认同,以及获得成功的愉悦。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的兴趣。而获得兴趣的重要源泉就是认识本身。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是兴趣的源泉。可是,有些东西或现象是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却是需要挖掘才能发现的。往往这个挖掘、探索、发现的过程本身就是兴趣的源泉。由谁来引导学生走上这第一步呢?就是我们教师。我们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就是兴趣的第一个源泉。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各种知识之间的接合点,引导学生走向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为自己能发现新知而欣喜。这样,真正的脑力劳动才能开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的有趣。除此之外,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因此,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方法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对于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并通过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变成一种力量,那么学生将会对获取知识更有兴趣。       

二、 现代信息技术过度滥用,束缚教师课堂设计能力

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同时,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缺乏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会使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课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耽误自身的教学任务,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赶上”教学改革步伐,有的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一堂课从头到尾,不写一个粉笔字,全用电化设备打出来,似乎这才有新意,才符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精神。而教师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只有不断点击鼠标,挖空心思的让学生围绕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运行流程转。更有甚者,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几乎演变成了各种电教实力、电教手段的大比拼,而教育教学的灵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养却荡然无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优化整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怎样让学生意识到好好学习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呢?这也是让学生爱上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学生,如果只是为了父母而学,为了老师而学,其自身对学习并无好感,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进行。那么,就算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他对知识本身仍是漠不关心的,无法真正地爱上学习。反之,只要一个孩子将学习当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那么他终将会有丰硕的收获。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智力生活是他的一种道德尊严,让他们觉得不学无术、对书籍冷眼相看是不道德的。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这样的道德共识,他必将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学习,挖掘知识的宝藏,自然而然地也就爱上了学习。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自己,而更好地表达不仅是我们的追求,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反之,则该感到羞愧。有了这样的认知,学生就会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愁学生不爱学习呢?

总之,让学生爱上学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表面的刺激所能达到的 ,而是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感到知识的神奇和获取知识的快乐,才能真正造就一群终身爱学习的孩子。

四、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对自己认知结构进行重新建构,这种组内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师生互动等网络多向互动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现代化教育手段对教学受益匪浅,我们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置疑,积极探索,大胆联想,多方位,多层面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使思品电教化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十一世纪教育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视听觉器官被充分利用,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跃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突飞猛进,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教学要求也很高,教师如何把教学水平提高呢?要求教师不仅写好教案,备好学生,还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和。

老师评语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