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发布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提交者:学员金中华    所属单位:平湖市新埭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1-01    浏览数( 4 )

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浙江平湖市新埭中学    金中华               

 

摘要:初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是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实验教学的课堂效率却较低,很多教学活动只注重课堂的形式与学生的参与却忽略探究实验的内容、深度;试验教学过程中参与实验活动的学生少,课堂效率低;对时效性较长的实验忽视实验的重要性, 采取讲实验替代做实验的教学方式。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需要采取四个策略来提到课堂教学的效率.

1、重视实验的科学教育价值,少用课件多做实验。

2、增加动手机率,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试验。

3、拓展实验渠道,补充演示试验。

4、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是激发学习科学兴趣的动力,在学生最喜欢的科目的调查中:实验课、体育课、信息课成为最受学生喜欢的科目,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博士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激发对学习对象的兴趣;而实验是一种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多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尝试发现问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欲望,将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热爱、喜欢科学的持久动力,笔者认为:精心组织和设计实验,不仅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新课程理念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广大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视,同时也非常重视实验教学,但在笔者的交往学习过程中发现:虽然教师很重视实验,也精心地组织实验,但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现代技术手段日益进步的今天,在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后,课件的大量使用使教师过分注重课件的展示作用而忽略实验的客观真实性、过程性、科学性和探究过程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念、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科学教育价值,造成较多教师过分偏重于课件的应用而减少试验的教学,从而降低了实验的功效;教师过分强调实验的规范,对实验操作要求严格,按部就班,扼杀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对一些实验过分夸大实验的危险性,使学生产生对实验的恐惧感,从而远离实验,降低了实验的重要性。。

2、由于部分时效长的实验准备时间长,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量多,可控性差,因此对较多时效长的实验采取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做法,而且在应试教学的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更加助长了部分教师的以上想法,从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

3、在平时的教学交流中发现,在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演示试验能见度低,只有前排同学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后排同学看不到实验现象而左顾右盼; 由于新教师课堂调控经验不足,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由于教师对实验操作不够娴熟,在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忙于对实验操作现象的解说而忽视了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展示,降低了实验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递的权威,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引导激励学生思考,有利于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策略一   全面落实实验教育功能 ---------改变思想认识,重视实验的科学教育价值

科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可以培养观察能力,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简单机械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取得了明显不同的效果:

第一种方法  在认识简单机械的过程中,收集生活中最多见的剪刀、杆秤、羊角锤、镊子、滑轮、旗杆上的滑轮模型,在课堂上展示并让全体同学亲自动手用一用、做一做、想一想体验转动点的位置后进行杠杆的教学,在杠杆五要素的识别中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了识别、画图、杠杆的省力、费力的区别。第二种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图片、动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各类简单机械,课堂气氛热烈,但在课堂巩固练习中发现,学生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困惑,对比教学发现:采用实物学习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明显好于后者,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当适量、适时、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凡是能够用实验表述清楚的内容应尽量使用实验,或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策略二     增加动手机率-------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试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事实依据和检验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避免单纯的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接受;布鲁纳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在于让学生体验知识、原理的形成过程” ,因此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试验,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观察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1、在化学类的教学过程中,课本安排了较多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教师都按照教材要求先进行课堂演示,后安排学生实验,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两种不同方法:一个班利用常规模式,先通过演示进行知识的传授,后安排学生实验进行知识的验证、练习;另一个班级的新课教学在实验室进行,将知识的传递和学生实验同步进行,所取得的效果完全不同。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中,观察硫的燃烧实验,由于教室光线亮,几乎没有学生能看见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淡兰色火焰,失去了实验的效果;在改为学生实验后,学生对燃烧现象的区别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对氧气的助燃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2、在研究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教材安排为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瓶中留一定量的水的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水的作用缺乏了解,对教师的演示操作只注意了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这个现象,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关心。当演示实验失败后将导致教学过程的难以有序展开,教师在出现实验失败后用语言表述,使实验失去了可信力;学生对实验中的注意点不重视,实验教学效率不够理想。笔者将该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简单介绍操作要领后让学生分组实验,结果在24个小组中出现了各种情况:(1)有同学忘记放入一定量的水,在打开止水夹后没有出现水倒流的现象;(2)有同学虽然放了水,但在打开止水夹后也没有出现水倒流的现象;(3)部分小组出现了与教材不同的结果,倒流的水的体积没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有小组没有将塞子盖上而出现水没有倒流的现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各小组相互参观比较,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共同分析出现问题原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整堂课不仅出色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沟通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实验的重要性、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态度。

策略三  拓展实验渠道,补充演示试验    对教材中的一些知识难点,教师要补充一些实验,避免照本宣读说教,应让科学实践、实验说话,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了解科学家思考、疑问、假设、行动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抓住从现象到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通过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在学习物质的构成中,探究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的实验中,学生对体积变小的事实能通过实验观测,但对其中的原因由于缺乏想象,较难理解,笔者就补充了以下辅助实验:整备了一烧杯豌豆、一烧杯芝麻、一烧杯土豆,设问:烧杯中土豆是否已经装满?能否再装豌豆?能否再装芝麻?经过情景创始,类别实验,学生对分子间有空隙的理解有了直观的认识,所取得的效果比教师的语言解释要好,学生的投入热情高,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提升了学生对模型的认识,建立了模型概念。

2、在学习大气压时,当教师做完纸片托水实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纸片在湿的玻璃上会被粘住,因此有学生提出:水没有下落是由于纸片被水粘在杯口。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保护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学生自尊心,同时为解决学生以上疑问,笔者创设以下实验情景:(1)如果减少水量,纸片能否托住?(2)取一只杯子,在大杯子中倒入水,另一只能刚好放入大杯子的小杯子放入大杯子,最后将整个装置倒置,请学生思考会发生什么现象?通过观测到小杯子的上升,经过受力分析,使学生对大气压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排除了认识上的疑惑,通过设疑激趣----引导探究----实验观察------思维分析----归纳提高,使课堂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兴趣、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及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思想,教学效果有极大的提高。

3、在学习“植物的向性实验”和“ 植物径的分类”教学中,笔者将课堂搬到了校园,因为我校有一大片未利用的农田,生长着各种各种各样的植物,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研究,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

4、在学习土壤的组成教学中,既在课前安排学生在校园挖土取样,课堂展示小组研究成果,认识土壤的组成的小组活动;笔直同时将家中因条件限制而在清水中栽培的大蒜带到学校,请学生分组观察和管理,使学生认识了无土栽培技术,并且由于学生管理方法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1)因为利用瓶装纯净水而使大蒜出现生长不良现象,(2)没有将大蒜移到室外阳光照射。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后,各小组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加氮肥的,有加河水的,有加磷肥的,有加的过多氮肥和磷肥,经过将近三周的研究,使同学们对无土栽培技术、细胞吸水失水原理、不同肥料的作用、光合作用有了直观具体深刻的认识,实现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书上的知识形成了系统认识,在研究中学会了思考分析、交流沟通,获得了合作探究和收集获取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师生关系更融洽了,学生学习科学、参与科学实验活动的热情更高了。

策略四    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让每一位学生能看见演示实验,让更多学生熔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

1、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演示实验的能见度 :在学习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时,借助投影仪器使细铁屑的分布在投影屏幕上显示,实验现象一目了然,学生对细铁屑在磁场中所受磁力的方向有非常直观的认识,对磁感线的空间分布认识得到了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了传统演示实验中的学生观察面小、大部分学生只能看教材图示而缺乏感性认识的弱点,解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表达不清实验现象的难点。

2、把讲台转移到教室中间进行实验是另一种有效方式    笔者在平时的演示实验教学中,经常将实验的成果置于教室中间进行展示,或者在学生中传递,或者将实验结果留在教室内,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仔细观察,例如:(1)硫酸铜晶体的结晶试验,(2)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的变质(4)金属的生锈条件等实验均使用以上教学方式。通过笔直的长期观察发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对实验的研究,有更多学生关心留意课本知识与实验结果的联系,也使更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沟通。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验的教育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积极对教材进行开发,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补充和拓展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实验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老师评语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