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活动心得 > 正文

作业标题 :校本活动心得截止日期 : 2016-12-31

作业要求 :培训期间,参加本校的学科组活动或者工作坊/区县组织的学科交流活动,结合参与情况,撰写活动心得1篇,提交即可得分。

作者 :教务管理员

校本活动心得

2016-11-01发布者:专家教务管理员浏览(0 )



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研讨



——“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意识”为教学目的,教师将高中历史教材中复杂的历史概念、纷繁的历史事件利用特殊的图片、图形、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使庞杂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系统化清晰化,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高效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和历史“时空意识”,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多元教育价值和人文关怀功能。



一、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的意义



1“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是新学考选考下深化课改的需求



朱可先生在《基础为重素养为要———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卷评析与历史教学思路新探》[①]一文中指出浙江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201510月第一次新学考与选考考试后,新高考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值得关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②]中指出:“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科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这次选考试卷现上述的素养与能力正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文中明确指出不论是学考卷还是选考卷,较好地体现了历史的基础内涵,其中基本的历史时序意识即时序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保证。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历史的时序意识,繁杂的历史事件就会缺乏有序的归因,众多的史实概念也就无法准确的定位。当前历史教材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体例,造成史实的跳跃性呈现,学生的历史时序感混乱,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朝代界限不清、阶段特征不明、学习只会死记硬背,可见学生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2015 年浙江历史选考卷则在这方面有较好地引领,如第9 题: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第29 题(加试题):下图(1820~1913 年英法德日美五大主要经济体规模图,……)所示信息,可以反映出:考查考生的时序感和精确度。可见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是新学考选考下深化课改的需求。



2“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追求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应加强学生基本历史观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需要教师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在不同阶段有效地培养辅助学生实现历史“时空意识”的提高,所以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正是这一教育理念实现的有效尝试。



二、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高中学生历史“时空意识”的培养需借助历史教学内容这一载体,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如何将其简单化、清晰化、可视化,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把知识呈现出来。如何将历史知识可视化与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教学完美融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策略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意识”?笔者试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1.历史知识图示可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时序意识”



图示是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将教材中原本用文字来叙述历史事件、历史概念转用图示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具有使用简便、呈现清晰、逻辑严密的特点。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以PowerPoint展示为主,往往课件中易出现信息过多过滥的情况,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缺乏思维过程。历史知识图示可视化教学通过教师呈现图示,学生主动结合教材进行探究进而形成历史思维,这一过程在学生历史“时序意识”培养上尤其效果明显。



例如:新授课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民族工业兴衰史,学生都能答出是“发展的趋势”,但具体细节容易出错,尤其是“时序意识”薄弱,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时第一环节可利用下图:






 
 
 
 
 
 
 
 
 
 
 
 






教师设计问题:根据此图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曲折发展进行阶段分期并概括特点?                



课堂教学第二环节可利用PPT制作动态图:







教师和学生结合教材文本一起探讨分析、归纳、概括:让学生牢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四阶段”(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民国初年(一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后期)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陷入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文本部分运用历史知识可视化教学设计表格,第三环节表格: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的诱导


 

 

途径AB


 

方、陈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实业救国


 

 

张、荣兄弟


 

 

民资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2.“实业救国”的影响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4.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


 

发展


 

 

较快发展


 

沉重打击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困境


 

 

国民党统治后期


 

 

1.战争严重破坏


 

2.美国商品的排挤


 

3.官僚资本的排挤


 

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5.恶性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通过表格的可视化进一步明确“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虽都是发展,但时间与程度都是不同的,一定要注意答题时用词的准确与科学,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这个知识点的“时序意识”。



  
2.
历史知识图片可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历史图片是记录历史事实的直接证据,是历史学家解释历史现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力佐证,也是历史教师传递历史知识的可视化工具。



新一轮课改的高中历史教材与先前教材相比发生了诸多变化,图片数量增加是其中之一。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其中一类是空间类图片,它是主要包括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布局图)等,一般以地图形式呈现,包含的信息复杂多样,这要求学生挖掘地图中所传递的主要信息,从抽象的历史地图中联系历史史实,概括历史现象,总结历史影响等,以培养学生历史“空间意识”。



例如:新授课人民版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单元第一课《巴黎和会》中“凡尔赛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域这一知识点时,教材内容用了近两百个字的文字描述,学生对欧洲版图本来就陌生,这样学生的“空间意识”会很薄弱,运用地图可视化教学,教学设计之一:教师利用第30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如何下图)要求学生一一标注划定区域,加深了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学设计之二:教师利用第30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运用计算机技术在PPT中制作动态图,德国领土划定区域一一动态展现给学生。这种历史知识的可视化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空间认识是形象具体的,自然在形成“空间意识的效果上也是良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



例如:复习课《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一课中,针对知识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涉及的相关战役及其特点”复习时,教学设计课利用必修1《历史图册》第14页图2-29中国人民的抗战战争图与第26页图3-35战略大决战图,并印发一张中国行政图,要求学生根据图册地图信息及教材文本内容,在中国行政图中标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地理位置并配文字作业梳理战争战役情况特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是十分有帮助的。









2-29中国人民的抗战战争图              3-35战略大决战图













[]朱可著:《基础为重素养为要———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卷评析与历史教学思路新探》《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1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版)第1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关于历史核心素养研讨


——“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历史“时空意识”为教学目的,教师将高中历史教材中复杂的历史概念、纷繁的历史事件利用特殊的图片、图形、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使庞杂抽象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系统化清晰化,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高效地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和历史“时空意识”,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多元教育价值和人文关怀功能。


一、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的意义


1“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是新学考选考下深化课改的需求


朱可先生在《基础为重素养为要———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卷评析与历史教学思路新探》[①]一文中指出浙江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201510月第一次新学考与选考考试后,新高考带来的一个直接变化值得关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②]中指出:“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科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这次选考试卷现上述的素养与能力正是我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文中明确指出不论是学考卷还是选考卷,较好地体现了历史的基础内涵,其中基本的历史时序意识即时序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保证。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历史的时序意识,繁杂的历史事件就会缺乏有序的归因,众多的史实概念也就无法准确的定位。当前历史教材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体例,造成史实的跳跃性呈现,学生的历史时序感混乱,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朝代界限不清、阶段特征不明、学习只会死记硬背,可见学生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2015 年浙江历史选考卷则在这方面有较好地引领,如第9 题: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第29 题(加试题):下图(1820~1913 年英法德日美五大主要经济体规模图,……)所示信息,可以反映出:考查考生的时序感和精确度。可见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是新学考选考下深化课改的需求。


2“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追求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 新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应加强学生基本历史观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需要教师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在不同阶段有效地培养辅助学生实现历史“时空意识”的提高,所以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的可视化教学正是这一教育理念实现的有效尝试。


二、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可视化教学的几点尝试


高中学生历史“时空意识”的培养需借助历史教学内容这一载体,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如何将其简单化、清晰化、可视化,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把知识呈现出来。如何将历史知识可视化与高中历史“时空意识”培养教学完美融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策略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时空意识”?笔者试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1.历史知识图示可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时序意识”


图示是可视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将教材中原本用文字来叙述历史事件、历史概念转用图示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具有使用简便、呈现清晰、逻辑严密的特点。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以PowerPoint展示为主,往往课件中易出现信息过多过滥的情况,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缺乏思维过程。历史知识图示可视化教学通过教师呈现图示,学生主动结合教材进行探究进而形成历史思维,这一过程在学生历史“时序意识”培养上尤其效果明显。


例如:新授课人民版必修2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中历史知识点中国民族工业兴衰史,学生都能答出是“发展的趋势”,但具体细节容易出错,尤其是“时序意识”薄弱,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时第一环节可利用下图:





 
 
 
 
 
 
 
 
 
 
 
 





教师设计问题:根据此图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曲折发展进行阶段分期并概括特点?                


课堂教学第二环节可利用PPT制作动态图:





教师和学生结合教材文本一起探讨分析、归纳、概括:让学生牢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四阶段”(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民国初年(一战期间)、国民党统治后期)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陷入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文本部分运用历史知识可视化教学设计表格,第三环节表格: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的诱导


 

 

途径AB


 

方、陈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初步发展


 

 

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


 

 

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实业救国


 

 

张、荣兄弟


 

 

民资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进一步发展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2.“实业救国”的影响


 

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4.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


 

发展


 

 

较快发展


 

沉重打击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困境


 

 

国民党统治后期


 

 

1.战争严重破坏


 

2.美国商品的排挤


 

3.官僚资本的排挤


 

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5.恶性通货膨胀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通过表格的可视化进一步明确“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虽都是发展,但时间与程度都是不同的,一定要注意答题时用词的准确与科学,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这个知识点的“时序意识”。


  
2.
历史知识图片可视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历史图片是记录历史事实的直接证据,是历史学家解释历史现象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有力佐证,也是历史教师传递历史知识的可视化工具。


新一轮课改的高中历史教材与先前教材相比发生了诸多变化,图片数量增加是其中之一。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其中一类是空间类图片,它是主要包括疆域图、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布局图)等,一般以地图形式呈现,包含的信息复杂多样,这要求学生挖掘地图中所传递的主要信息,从抽象的历史地图中联系历史史实,概括历史现象,总结历史影响等,以培养学生历史“空间意识”。


例如:新授课人民版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单元第一课《巴黎和会》中“凡尔赛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域这一知识点时,教材内容用了近两百个字的文字描述,学生对欧洲版图本来就陌生,这样学生的“空间意识”会很薄弱,运用地图可视化教学,教学设计之一:教师利用第30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如何下图)要求学生一一标注划定区域,加深了学生的“空间意识。教学设计之二:教师利用第30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运用计算机技术在PPT中制作动态图,德国领土划定区域一一动态展现给学生。这种历史知识的可视化方式,学生对知识的空间认识是形象具体的,自然在形成“空间意识的效果上也是良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


例如:复习课《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一课中,针对知识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涉及的相关战役及其特点”复习时,教学设计课利用必修1《历史图册》第14页图2-29中国人民的抗战战争图与第26页图3-35战略大决战图,并印发一张中国行政图,要求学生根据图册地图信息及教材文本内容,在中国行政图中标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地理位置并配文字作业梳理战争战役情况特点,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是自主探究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意识”是十分有帮助的。







2-29中国人民的抗战战争图              3-35战略大决战图












[]朱可著:《基础为重素养为要———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卷评析与历史教学思路新探》《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1







[]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前言》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版)第1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老师评语

附件

  • 计算机技术与历史核心素养.doc下载

校本活动心得

最新校本活动心得

推荐校本活动心得

热门校本活动心得

热评校本活动心得